人生在世,要見證諸多別離,每一次依依不捨,都讓人充滿無奈,若可以選擇,誰願意和自己在乎的人分隔兩地呢?

2月17日,江蘇某地,因春節返程工作,孩子抓住媽媽的頭髮,嘴上喊着:“媽媽別走!”哭聲撕心裂肺,相信多少人看到這段視頻都會心情沉重,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若非爲了生活,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也沒有人願意和家人分開。

1、別離,還不是因爲生活所迫,別無選擇?

從上中學開始,每週才能回家一次,那時候也挺捨不得離開家,可其實最難受的是父母,老媽有一次跟我說,別看你爸平時嘴上什麼也不說,什麼都不在乎,你每週週日回家,週六那天你爸會把肉準備好,那都是專門給你準備的。

其實從小,作爲農村窮人家出來的孩子,見多了這種場景,父親每年都要外出打工幾個月,農忙時回來幹活,長大後自己也是在外工作,那句“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成年後顯得特別真實。

剛過完春節就要返程打工,孩子甚至抓住了媽媽的頭髮,因爲孩子的世界裏很乾淨,他就是單純不捨,不想讓媽媽走,而媽媽卻沒有任何選擇,爲了生活,爲了賺錢,只能忍住所有不捨。

陪伴,是對愛最好的詮釋,我們不是不想陪伴身邊最親的人,然而這個世界給我們的選擇從來不多,有個詞叫生活所迫,別離是無奈的選擇,或者說我們有權選擇不離開,卻沒有機會選擇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

我們拼了命工作,忍住所有思念,經歷多少別離,還不是創造出更好的條件,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嗎?

2、陪伴的道理誰都明白,然而生活總是讓人無奈。

有人說,其實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時光就是這麼幾年,難道爲了那些物質條件,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愛真的值得嗎?

可若是可以選擇,誰會選擇離開自己的孩子呢?你都明白的道理,有孩子的人會不明白嗎?有句話叫站着說話不腰疼,如今這個時代,能找到維持生計的工作不容易,尤其是外出打工的人,更是因爲別無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不管是外賣員、建築工人、人民教師還是普通工人,普通打工人時常感覺到心酸,可不管多麼不容易,都還是要堅持做下去,很多人說既然你這麼辛苦,你可以不做啊?然而你可以替我說這句話,卻不能替我活下去。

不同的是,我們各自在崎嶇的道路上,選擇了各自不易的活法。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落葉歸根》,老趙奔赴千里,將好友的骨灰送回家鄉,卻發現好友的兒女早已經搬家了,雖然算是落葉歸根,卻已經錯過了太多,然而當初離開,也是爲了家人。

3、人有悲歡離合,只願付出皆有收穫。

過去經歷過的別離和放棄,很多都是被逼無奈,成年人的世界裏,總是有很多選擇,有些是自願的,有些是被迫的,然而不管如何,都要走好自己的路,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每個選擇都是有意義的。

這樣,就算結局並不完美,至少這輩子,盡力了,也無悔。

或許要經歷短暫分別,可我們的目的,是爲了能和自己在乎的人,享受歲月靜好,這便是我們容忍和承受的原因。

人生中,總是要留給自己一些期待,讓一些付出是值得的,淚不能白流,苦,也不該白喫。願深情不被辜負,願結局無愧付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