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表面上看,就是一些APP爲你買菜提供了方便,手機上點一點,就可以將菜給買進來,而且,還非常便宜。這裏面,就具備了當下社區團購的諸多優點,便宜加方便。而資產巨頭,就是以此來跑馬圈地,並最終構建自己在買菜方面的壟斷地位,打擊傳統的走街串巷式、超市吸引顧客活動優惠式買菜模式,從而實現繼購物、交通、外賣方面的“互聯網+”資本版圖。

從資本的角度,社區團購,就是以資本爲利器,以社區爲進攻對象,以民衆的買菜上面的“蒼蠅肉”爲獲利對象,聚少成多。而形成壟斷後,則提高價格,減少優惠,讓老百姓去購買高價菜。而資本們,賺取的,是老百姓們的“買路錢”——賣菜的路由我把持,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社會和百姓不齒的是,資本之惡。一方面,對於普通的百姓喫菜的“蒼蠅之利”都不放過,資本可謂雁過拔毛、唯利是圖、無利不圖,可惡至極。另一方面,社區團購打着“互聯網+”的名號,實際上卻沒有足夠的創新含量,技術含量低,不過是另一種資本壟斷方式罷了。長此以往,或可能出現如同“算你狠”、“將你軍”等情況,直接讓老百姓肉疼,直接影響到民生。你有本事去搞上天入地、登月入海的高新科技,爲國家做貢獻呀。至於盯着百姓的這點錢不放開嗎?

對此,也有人有不同意見,諸如市場的東西就交給市場,相關部門就不要干涉了。這是市場的選擇!還有說法,他們表示,構建賣菜的APP,你以爲就真的不要技術含量嗎?也是需要技術含量的,也是需要程序員們努力奮戰的,而且,覆蓋地區比較廣的話,那對程序的要求更大,更不允許出錯了,更需要技術人員及時維護了。他們還有一種說法,你以爲我們只是爲了點錢嗎?其實,我們不過是爲了更好地服務人民。

那麼,真實情況如何呢?真實情況就是它出來後,遭到了人民的反對,遭到了媒體的指責,而且,這也會讓老百姓的信息進一步暴露,讓老百姓再也沒有任何安全可言。筆者認爲,資本之惡在於逐利,在於毫無任何道德底線地逐利,他們突破的不僅是道德底線,還有百姓的安全底線。是可忍孰不可忍?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