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隨着《僞裝者》與《琅琊榜》的相繼熱播,王凱這個在娛樂圈沉浮近十年的“小透明”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峯,而靳東與胡歌也通過這兩部劇再次獲得了觀衆的肯定。除了演員被捧紅,一家名爲“正午陽光”的影視公司進入了大衆的視野。

在這兩部劇播出之前,很少有人知道正午陽光,更沒有人知道侯鴻亮、孔笙以及李雪這三位導演。他們三人都出身於“山影”,孔笙最早入行,成爲一名攝像助理,每天干的大部分都是體力活,即便如此,孔笙仍舊每天抽空向各位老師學習,因爲他獨特的天賦,很快便能夠獨當一面了。

當孔笙在“山影”中成爲一名主攝像後,不滿二十歲的侯鴻亮大學畢業了,成爲了孔笙的徒弟。隨着《白眉大俠》、《大染坊》等劇集的播出,“山影”漸漸顯露,吸引了更多熱愛影視的有志青年,而李雪就是其中一員。至此,正午陽光的“鐵三角”集結完畢,三人在“山影”拍攝了許多口碑好劇。

然而,“山影”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員也越來越多,高層急於擴大公司規模,帶領大家走上正軌。可是這樣的發展路線,偏離了孔笙對自己職業道路的規劃。他認爲如果公司上市,需要面對很多額外的東西,這將會分散他在創作方面的精力。於是,在“山影”上市的前一天,孔笙和李雪離開了,成立了正午陽光。

“鐵三角”只留下了侯鴻亮自己在“山影”,而沒有了師傅的“山影”,讓侯鴻亮無論做什麼都感覺不對。於是在瞭解了孔笙新公司面臨的問題後,侯鴻亮帶着自己的宣傳策劃團隊,一同加入了正午陽光。

新公司延續的是三人的理念,對於演員,不在意他們流量的大小,只在意他與角色是否貼合,演技是否專業。而對於劇本,不在意是不是大IP,而在意內容是否翔實。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堅持,才讓這個初出茅廬的小企業,在行業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6年爆火之後,他們並沒有在名利中迷失自己,反而越發沉穩,對劇本和演員也愈發挑剔。然而,隨後《歡樂頌》的成功,證明了他們眼光的獨到。也讓許多演員開始追捧正午陽光拍攝的作品,畢竟有很大的可能,會在作品播出後,迎來事業的上升。

就在公司發展得越來做好時,三個人發現,隨着公司規模的逐漸擴大,板塊越來越多,牽扯了自己許多精力,無法再專注作品。於是三個人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演員的經濟工作捨棄。要知道,正午陽光簽下的演員都是像王凱、靳東這些他們已經捧紅的演員,市場價值極高。

但是,三人爲了做出更好的作品,絲毫沒有猶疑,而是對公司進行了大換血,最後只留下了不到二十人的精英隊伍。正午陽光有着很神奇的魔力,即使是觀衆最不喜歡的政治劇,他們也可以拍得讓觀衆十分喜愛,前不久剛剛完結的《大江大河》與《山海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們三人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得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堅持。正是因爲團隊中所有人的精益求精,纔有了作品畫面的唯美,讓觀衆們在每一幀的鏡頭裏,都能看到他們滿滿的誠意。也正是他們的不忘初心,才讓我們看到了國產電視劇的未來與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