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452字

閱讀完約5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林珂

牛年A股實現開門紅,雖然市場波動幅度有所加大,但市場熱度已開始逐步回升。從多家券商對市場的最新策略來看,市場對春季行情普遍呈看好態度,雖然反彈路上會有波折,但中長期向上趨勢並未發生改變。

1 海通證券:牛市格局仍在

本輪牛市站在當前時間看,基本面顯然還沒走完,從庫存週期和政策傳導時滯推算,一般一輪盈利週期中回升階段需6-7個季度,以全部A股淨資產收益率刻畫,本輪盈利週期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回升,按照盈利週期推斷基本面的的高點可能在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從交易指標看,目前全部A股周度年化換手率處在2005年以來從低到高44%的分位,融資交易佔比處在56%的分位,兩者平均爲50%;從大類資產比價指標看,目前全部A股的風險溢價和股債收益比分別處在2005年以來75%和71%的分位,平均爲73%。基本面和情緒面當前均未見頂,本輪牛市格局仍在。

站在全年視角,今年科技和消費兩大牛市主線未變。行業配置的第一梯隊是科技 ,當前正處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週期中,前期以硬件爲主,中後期帶動軟件革新需求,最終萬物互聯、人工智能,借鑑2010-2015年前後科技股行情硬件軟件-內容應用場景擴散規律,2021年計算機(雲計算、人工智能)、傳媒(遊戲等)、新能源車產業鏈(汽車智能化)等軟件內容及應用產業發展空間更大。

行業配置的第二梯隊是大衆消費。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歷史經驗,貨幣寬鬆、四萬億等刺激政策推出後,高收入人羣首先受益, 2008年四季度-2009年二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高於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現金收入增速的6.0%、1.6%、1.9% ,這一階段珠寶、化妝品、汽車等高端消費增速迅速上升;2009年三季度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逐漸超過城鎮居民,糧油、食品、飲料等大衆消費增速順勢崛起。2020年城鎮居民收入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小,而農村居民特別是外出務工者收入受衝擊較大,2020年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5.4% ,高於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增速3.3%,因此2020年可選消費品中汽車和高端白酒表現亮眼。借鑑2009-2010年經驗,預計乳製品、餐飲等大衆消費需求或將大增。

2 萬和證券:上行邏輯不改

2020年我國GDP突破100萬億元大關,爲史上首次突破100萬億元,經濟總量規模20年內擴大10倍,我國GDP穩居世界第二,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4季度GPD同比增長6.5%,2020年全年2.3%,好於市場預期。

從去年12月提示關注春季行情以來,市場整體形勢呈現積極向好上調,2021年前兩週市場均保持較高交易活躍度,當前整體上行邏輯不變。一方面我國公佈2020年12月經濟數據,經濟繼續穩步恢復態勢,2020年GPD超過100萬億大關,標誌着我國經濟總量邁入新的臺階,同時2020年經濟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實現V型反轉,體現出我國經濟的韌性及恢復性,經濟態勢整體向好趨勢不變;另一方面當前市場討論較多的資金抱團持續性市場有所分歧,在博弈中指數上行態勢收斂,我國資本市場機構化趨勢進一步加深。

2020年是公募基金髮行大年,發行規模超3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髮行超2萬億,淨增加份額1.4萬億,2021年1月基金基礎保持較高發行規模。在此背景下,機構持續入市的行情仍將延續。當前市場上行邏輯不變,節前震盪但無礙春季行情。

3 東興證券:大概率會出現上漲行情

A股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春季躁動行情,對自2000年到2020年的股票市場的春季表現進行回顧,分析春季躁動出現的前提條件以及行業結構偶,以期爲理解當前市場提供一些參考。

歷史上,春季躁動行情出現概率超過70%,首周、首月效應均比較顯著。2000年-2020年的21年中,上證綜指或創業板指在1-3月上漲的年份共有15年,春季躁動行情出現的概率高達71.4%。上證綜指、創業板指發生首周效應的概率分別爲61.9%、70%;發生首月效應概率分別爲76.19%和80%,首周及首月的表現對一季度整體行情有較強的指示效應。

2021年春季躁動有較大可能出現,且更可能集中於週期特別是上游資源品和疫情中受損嚴重的部分低端或可選消費。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仍處疫情衝擊後的復甦區間,企業盈利仍在持續回升;另一方面,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會議明確表示,宏觀調控“不急轉彎”,貨幣政策需“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大大降低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預計2021年的春季躁動中,相對佔優的行業集中在週期板塊特別是上游資源品如銅、螺紋鋼、石油;此外,消費板塊中疫情衝擊影響較大尚處於復甦區間的零售、國內旅遊、公路、院線、餐飲等行業。

4 天風證券:看好兩大高景氣主線

從日曆效應出發,春節後-兩會前這一階段是一季度勝率最高區間。除上證50以外,其他主要指數上漲概率都超過70%。原因或在於,投資者出於規避春節假期間不確定性的考慮而降低的倉位,節後可能迴流;同時兩會前夕往往是改革、寬鬆政策等預期比較高漲的時期。考慮到春節期間海外權益市場普漲、華爲禁令的轉機以及年內首批專項債提前發放的預期等因素,今年的高勝率區間仍然值得期待。

春節過後,進入3月中下旬,一些業績不錯的公司開始披露一季報預告,因此一季報展望對春季躁動的下半場預計影響會比較大。由於2020年一季度業績的低基數,大部分公司和行業一季報都會迎來高增長,但單是高增長預計很難再驅動股價上漲,需要有更明顯的超預期。

鑑於此,兩個方向出現行業超預期的概率更高。一是景氣度爆發的方向容易超預期,維持推薦年度策略《全球化的“國運”和少部分公司的牛市》中景氣度爆發的兩個主線:高景氣主線之一,生產線設備、軍工上游、新能源;高景氣主線之二,順全球生產週期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此外,前期超跌預期足夠低的中盤公司包括TMT,如果業績能夠驗證或者超預期,超額收益可能會逐步體現。

2021牛年到

抓穩新牛市

《2021投資寶典》有妙招!

2020年投資寶典中的10大牛股,原來漲了這麼多!

如何擁有這本投資寶典?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編輯|陳美 審覈|苗曦

本文爲|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