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阜平,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不好,阜平曾長期陷於貧困之中。當年,聶榮臻元帥在這裏戰鬥生活時曾專門簽發過《樹葉訓令》,禁止部隊採摘村莊附近的樹葉與民爭“食”。阜平之貧,由此可見一斑。新中國成立後,得知阜平百姓依然貧苦的消息,聶榮臻元帥曾動情地說:“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對革命老區阜平,習近平總書記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從小就有印象”,十分掛念這裏的幹部羣衆。

黨的十八大後不久,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冒着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踏雪前往阜平看望慰問困難羣衆,考察扶貧開發工作,目的就是要看真貧、察實情,摸清貧困底數,瞭解真實情況,以“有利於正確決策”。在連夜聽取當地工作彙報、看望困難農戶、與幹部羣衆促膝長談期間,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

上圖爲脫貧前的阜平縣顧家臺村村貌(2013年2月23日攝),下圖爲脫貧後的顧家臺村新貌(2019年10月5日攝)。人民圖片 羅大慶/攝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阜平爲樣本,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爲什麼扶貧、怎麼扶貧、誰來扶貧等重大問題。總書記深刻闡明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鮮明提出“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因勢利導”的扶貧開發思路,強調要堅定信心、找對路子;明確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對各級黨委和政府、農村基層黨組織、各級幹部等抓好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一系列極具指導性、針對性的要求。

這篇重要講話,站位高遠,內涵豐富,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長期以來對扶貧脫貧問題的深邃思考和對困難羣衆的深厚感情,是黨的十八大後總書記系統闡述扶貧脫貧問題的第一篇重要文獻。自那時起的8年多來,總書記在親力親爲抓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又先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率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打響了一場史無前例、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任務,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蹟。

千年夢想,百年奮鬥,今朝圓夢。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思考近1億人徹底告別絕對貧困這一人間奇蹟,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文獻,回望8年多來極不平凡的脫貧攻堅歷史進程,滄桑鉅變,讓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中國共產黨人這一莊嚴的承諾,歷經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鬥,終於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在新時代如期得以實現。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在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如期實現之際,重溫總書記這篇重要講話,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以及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聚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啓迪和精神激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