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思維定式都是從小形成的,慢慢就變成了我們自動化思維。我們看不到背後的驅動力,我們想要身體健康,我們想要積極地快樂的人生,可是,一個人總是遭受很多心理疾病和身體疾病的折磨。如果一切都是我們自己找的,我們一定不高興。因爲誰願意有病呢?每個人想的都是健康,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每個人小的時候,當他病了的時候,無論父母多麼忙,即使是平時再忽略孩子的父母,他們也會放下工作來陪自己的孩子。因爲孩子病了,需要照顧。孩子平時需要學習,需要考試,甚至需要幹一些家務活。這時候全免了,而且平時不允許喫的,父母也會允許孩子喫。平時不允許玩手機或者遊戲,孩子病了,父母也會不再約束孩子。

孩子病了的時候,父母是特別緊張的,這一刻得到了父母100%的關注,一個孩子自然形成這樣的模式,我有病了我就不用對某些事情負責了,我就可以享受了,我就可以得到父母的關心和別人的愛。當自己病了的時候,自己變成了主場。父母會主動給孩子買玩具,這個即使孩子平時要父母也不會給他買。

所以對有些敏感的父母來說,他們正在爲孩子創造疾病,因爲他們有病了,父母就能完全關注他們,有病變成了一個福利。反覆有病的孩子,這樣的父母是需要檢討的,我們是不是給孩子創造出有病的福利。當然這種福利也會帶到成年人身上,畢竟你有病了,愛人就不會再嘮叨你了。工作你也可以暫時放下了,有病給了你一個理由,你能夠完全爲了自己去快樂生活,這個在平時是不允許的。

從下面幾點,來發現暗示是一把雙刃劍,是怎樣能幫助到自己和傷害自己的。

一、一個人通過反覆有病,反覆住院,來吸引別人的關注。

諮詢中遇到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她的孩子朋友在我這做心理諮詢受益很大。於是她鼓勵自己的媽媽來這裏做心理諮詢,這個媽媽五十多歲的人很憔悴。據她說自己的愛人前幾年去世了,她唯一的女兒在外地工作。以前自己特別依賴丈夫,家裏大事小事都是男人說的算,她什麼都不操心。現在雖然不愁喫穿,可是總覺得自己內心很空虛。每年不是有病就是自己摔倒了,骨折住院,然後女兒就得回來陪她兩三個月。

她說自己也怕女兒來陪,知道女兒單位很忙,女兒自己還有家庭。可是自己的身體就是這樣總出問題,自己真是不爭氣,總是當孩子的累贅,可是能有什麼辦法?表面上心理諮詢是諮詢師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實際上是患者自己發現問題,心理諮詢師只是一個引導作用。經過幾次諮詢之後,她發現自己的依賴和不獨立,發現自己特別缺愛,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是通過索取愛來和別人建立關係。即使對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因爲她發現自己特別脆弱。

表面上總是勸自己要堅強,背地裏總是流淚,自己沒有愛好,結婚了自己依賴男人,男人不在了,自己又開始依賴孩子。一個人接受自己的脆弱,這個脆弱纔會轉化成堅強。依賴就是控制,這樣不但自己和自己衝突,也會和自己親近的人衝突。因爲她自己內心還有一個內在的小孩兒,那個小孩兒就是一直在要,沒有學會放手,更沒有學會去愛。獨立意味着自己可以放手,自己有愛的能力去愛別人。否則自己永遠會創造疾病,創造麻煩,給自己找一個藉口來控制孩子,當然最終遭罪的還是自己。

二、有病的人總是討厭自己有病,卻沒看到有病的帽子底下,藏着一個不想好的自己。

我遇到很多抑鬱症患者,她們不想做任何事情。因爲做什麼事情都是麻煩,自己只想快樂地玩兒。我有病了,我就什麼也不用管了,自己一點兒沒有愧疚感了,自己做什麼都可以了。過去自己玩自己就會內疚,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因爲自己從小到大學的都是一個人應該利用每一刻時間去學習,去工作,去創造。當然我們明白,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就是原來過度學習過度工作,然後內心深處纔想逃避。

有的人原來什麼都管,家裏外頭大事兒小事兒,最後把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因爲他們心裏沒有界限,不知道哪個應該管,哪個不應該管。管多了還費力不討好,最後自己還委屈。所以當他有病的時候,對於他來說是完全可以解脫了。他沒有病之前,親戚朋友的事兒都是他的事兒。家裏的事兒剛是逃不開,當他有病之後,自己輕鬆了,家裏外面的人也學會獨立成長了。很多人總會覺得沒了自己不行,那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更多的是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所以每一個病人都是不一樣的,像上一個女人就需要學會承擔責任,不要無度地去索取愛,寧可讓自己發病,甚至出現意外的傷害。當她明白了自己用生病來得到愛,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慢慢她就不再生病了。像這一個男人,自己就要學會放下過多的責任,學會劃清界限,這樣自己也輕鬆,別人也得到了鍛鍊和成長。所以一個人要明白,我們累了,我們不用非得通過有病這個藉口,我們要學會自己放下來,學會拒絕。這樣一個人,就不會用有病的擋箭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個人看清纔會被療愈,看到是療愈的開始。

三、暗示的積極作用,或者超過你的想象,只要你用心去做。

有很多高中畢業班的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當這樣的孩子還拒絕心理諮詢的時候,唯一解決的方式就是他們的母親能夠來諮詢。我諮詢中有幾個母親能夠相信我說的方式,就是我相信我的孩子會好得,我相信我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當然這個信心一定是媽媽們自己先建立起來的,這個需要一階段的諮詢才能夠做到。

否則自己都不相信,那就沒有效果。有一個孩子都臨近高考了,孩子又是哭又是鬧,不想上學,甚至要拒絕考試。媽媽每天和我做諮詢,一方面兒釋放自己的壓抑情緒,另一方面兒給自己積極暗示。最後孩子高考成績出來比三次模擬考試的成績高出100分。儘管媽媽想到暗示療法會有奇蹟,也沒想到會發生這麼大的奇蹟。所以媽媽第一時間就告訴了我,所以信的人,纔有機會去見證奇蹟。

很多人認爲這是無稽之談,那就沒有作用了。剛做好一個抑鬱症患者,她每天按照我教的方式做情緒釋放,然後自己的覺察能力一直在提高。自己在家按照我給推薦的書籍看,每天也看我的文章,每一次諮詢都在進步,大約十多次諮詢一個人就完全好了。有些諮詢者會說老師總講情緒釋

放,又打枕頭,又哭又笑,這樣能有用嗎?我原來對我閨蜜嘮叨出來都沒有用,和心理諮詢師說出來就有用了嗎,每一個方法都會有用,只要諮詢者不亂篡改,就像我講釋放情緒,我們對着枕頭,把生氣的人打出來罵出來。可是有的諮詢者非得去當自己生氣的人對面兒去打去罵,那不出問題纔怪呢。

人們習慣性負面暗示,而且把正面暗示變成了白日做夢,所以人生多災多難,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因爲我們沒有正面暗示自己,我們的不配得意識,我們的自卑,我們的沒價值感是橫亙在它前面的一個山峯,所以學會正面暗示,纔是真的難。因爲我們從父母那裏,從社會上學到的都是生活很難,人生苦難重重,人們從來沒有說人生可以輕鬆自在快樂。

所以你想要什麼,可以嘗試自己給自己積極的暗示。耐心下來,反覆確認,看看結果能不能實現。否則奇蹟都是別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的。順利都是別人的,坎坷都是自己的。我們自怨自艾不如轉變方式方法,你可以只要去嘗試,只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