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浦市鎮麻溪口村,64歲的脫貧戶唐顯改把羊攏到羊圈裏(1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春節前賣出去18只羊,兜裏就多了4萬多元,圈裏還有40多隻羊……”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浦市鎮麻溪口村,64歲的脫貧戶唐顯改仔細算了一筆去年的收入賬。

一年收入比一年高,在這個春節裏,唐顯改心裏愈發踏實了。他說,春節過後,他要新建兩個羊圈,再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00只,爭取成爲村裏的養羊大戶。

麻溪口村曾是一個深度貧困村。這裏羣山環繞,滿山都是靠打雷下雨纔能有收成的“雷公田”,全村僅有沿着沅江一條細窄的“平原帶”。耕種不易,村民紛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成了村裏的“主力軍”。

改變始於精準扶貧。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準扶貧”,中國扶貧工作進入了“精準”新階段。

帶着資金技術和市場理念,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到麻溪口村。迷迭香、杜仲等中藥材被種植在曾經的荒坡上,這裏產出的優質大米成了市場搶手貨,伴隨着一個個精準實施的扶貧項目,麻溪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這是2月4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民樂鎮梳子山村拍攝的一處茶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長期困於大山之中的湘西州花垣縣民樂鎮梳子山村,一代代人圍着大山尋找擺脫貧困的出路。種植茶樹,將土地平整完施了肥,卻被專家告知土壤不適宜種茶;看着越來越擁擠的豬圈,滿心等着一個豐收年,卻遇到一場近乎滅頂之災的流行疾病……

眼看着脫貧的希望一次次破滅,扶貧幹部和村民圍坐在一起認真思考,梳子山村的脫貧之路在何方?扶貧幹部帶着村民穿梭在梳子山裏,一起查看地形,請專家幫助評估適宜發展的產業。

扶貧幹部順着“之”字形的彎道上山下山,帶着梳子山村民在專家指導下,把荒坡改造爲茶園、桑園和油茶林,將生豬送到臘肉熏製扶貧車間,再走向全國市場。雲霧繚繞的梳子山不再鎖着希望,村民的腰包就這樣一天天鼓起來。

有了清晰的方向,在脫貧道路上就不會迷茫。湘西州永順縣石堤鎮團結村同樣地處大山之中,重病或殘疾而缺乏勞動能力成爲這個村脫貧最大的難題,“端不起的藥罐子”是不少家庭沉重的負擔。

針對全村不同的貧困成因,扶貧工作隊和鎮村幹部“因戶施策”,爲不同類型的貧困家庭細化脫貧方案。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石堤鎮團結村,村民李明友(左)和扶貧幹部一起貼福字(2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村民李明友因小時候被蛇咬傷而失去一條胳膊,扶貧工作隊幫他買來雞苗和鴨苗,去年僅這兩項的純收入就超過1.5萬元;一個黃牛養殖場在村裏辦起來,不僅可爲貧困戶提供穩定的分紅,村民種一畝地牧草的年收入就超過5000元。

這種一切從精準扶貧出發的脫貧故事在武陵山區屢見不鮮。截至2020年底,作爲精準扶貧的“首倡地”,湘西州現行標準下所有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4748戶656083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石堤鎮團結村,村民李明友(左)和扶貧幹部在家門口聊天(2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擺脫了貧困,更要種下鄉村振興的“希望種子”。武陵山區的村落裏,一片片茶園正在等待春天的收穫,一個個扶貧車間裏的高附加值產品持續走向全國各地,一張張鄉村振興的藍圖正在一步步變成美好生活的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