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登歐(右一)向村民做法律宣傳。孫登歐 供圖

孫登歐(左一)在村民家中開展調解工作。孫登歐 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22日訊(通訊員 覃捷)孫登歐現任南寧市邕寧區中和司法所所長,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人民調解員的崗位上辛勤付出,如今已是第29個年頭。在中和鎮羣衆的心裏,孫登歐不僅是一名調解員,更是一塊牌子、一面旗幟,也是羣衆在遇到矛盾時最信任的人。2020年12月,孫登歐榮獲中央司法部頒發的“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

無悔選擇——​羣衆事情再小也是大事

早在1992年,孫登歐就開始了他的調解生涯。2001年機構改革,當時年輕的孫登歐本有機會選擇在當地的民政辦工作或者擔任鄉鎮黨政辦的主任。但孫登歐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最終選擇留在司法所,成爲一名調解員。

“其實村裏很多事情都是些很小的矛盾,多數是家庭矛盾、山林、宅基地、排水、賠償等糾紛,但如果解決不好,事情發酵了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如果一個村子矛盾多了,社會也就不安定了。” 孫登歐說。2月1日,孫登歐就在中和鎮的一村裏調解好了一起宅基地糾紛案件。

當天調解糾紛的對象是村裏的兩位親兄弟,也是鄰居,但在房屋後面共同使用通道的破舊房屋拆除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在村委會調解無果後,兄弟倆找到了孫登歐。孫登歐瞭解後,首先跟兄弟倆擺事實,講道理,宅基地使用權明晰後,難題出現在了破舊房屋拆除的時間上,孫登歐提出了在規定時間內讓弟弟拆除,如果弟弟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拆除,哥哥有權處置。

孫登歐動之以情,和兄弟倆說:“年關將至,你們是親兄弟啊!打斷骨頭連着筋,雖然父母不在了,祭祀拜祖宗的時候,你們都要去同一個墳頭祭拜的。”兄弟倆被這幾句言語深深觸動。最後,孫登歐擬好了調解書,兄弟倆簽了字,對調解的結果十分滿意,握手言和。在調解工作中,孫登歐很好地抓住村民矛盾癥結所在,通過講法、講理、講情,問題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大公無私——成爲職業生涯“黑點”

作爲本地人,在調解工作中,難免會遇到自己的親戚朋友。幾年前,在中和鎮中和社區孫頭坡發生了一起宅基地糾紛案件,當事人是孫氏兄弟,不僅吵得不可開交,還大打出手,孫哥一氣之下拿起燈泡將孫弟的頭打傷。孫登歐接到通知趕到現場一看,雙方當事人是自家親戚,看到孫登歐來了之後,當事人也不吵了。

孫登歐先讓孫弟去醫院包紮,責令孫哥賠償醫藥費,孫哥不服氣,孫登歐以法律的角度跟孫哥說明:“無論之前誰有理,打傷了人你就得賠錢。”雖然極不情願,但孫哥還是老老實實地賠償醫藥費。氣急敗壞的孫哥還揚言要叫人當天晚上去報復孫弟,孫登歐爲了保護孫弟的安全,讓他到自己的家中暫住一晚,同時呵斥孫哥不要做過激的事情,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二天,在雙方當事人再次回到現場後,孫登歐又從法律、情感角度進行調解,大家最終同意了調解方案。

事情寧息後,有一次孫登歐到孫哥家喫飯,孫哥開玩笑說:“自家的兄弟你都不幫,你退休後還想不想回村裏啦!”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孫登歐說:“這件事情都成了我們家親戚茶餘飯後的‘談資’了,估計這也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黑點’了。”

在調解工作中,矛盾雙方往往情緒非常激動,在調解矛盾時,時常會被情緒激動的村民指着鼻子大罵。在村裏,有些被調解對象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公平公正的調解難免會觸及被調解對象的利益,孫登歐有時會受到被調解人的威脅,但他從沒想過離開調解員的崗位。

2017年,以其名字命名的“孫登歐調解室”在邕寧區中和司法所正式掛牌,這也成爲中和鎮人民調解的一塊金字招牌。29年的調解工作,孫登歐調解了800多起糾紛案件,而面對自己獲得的榮譽,他總是輕描淡寫,他總是說:“調解是我的工作,我只是努力把我的工作做好罷了。多年的調解,有辛苦更有收穫,得到羣衆的信任就是最大的滿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