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重劃標線,交通安全更有保障。廣西新聞網通訊員潘文志攝

工人們正在進行城市功能的升級改造。廣西新聞網通訊員潘文志攝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2月23日訊(通訊員 潘文志)近期以來,防城港市防城區緊緊圍繞“七城同創”目標,以城市建設、城市品質提升、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創建爲抓手,先後實施五大攻堅大行動和十三項專項整治,着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努力實現城市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長效化,打造舒適宜居幸福高地。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市容市貌

防城區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爲契機,持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道路空間品質提升工程,按照宜居宜業宜商的要求,從綠化、亮化、路面、立面等方面對城區道路進行改造提質,提升城市環境。實施一批小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了防城區舊火車站前路、二橋底道路、警民路一巷、中新路大水溝等一批小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改善人居環境,方便羣衆出行。

做好市政基礎設施養護與管理,包括城區清理衛生死角、修補破損路面、道路井蓋搶修、破舊路燈拆除、清理水溝等;實施一橋維修以及美化亮化改造,完成對橋體的系統性修補、橋面瀝青更換、人行道缺陷修復、欄杆缺陷修補和塗裝亮化;在河堤(一橋至木頭灘段)路段安裝基礎路燈55套,無基礎路燈10套,照明配電箱2臺,在橋側面和橋拱裝置LED線性燈帶、電光源、洗牆燈、投光燈等,扮靚“一江兩岸”風景線,讓城市更加靚麗出彩。

鞏固城區交通秩序整治成效。在團結大道、山海大道等城市主幹道中間新裝道路隔離欄;在防欽路、防邕路、人民路、防北路等道路設置人行道護欄;在城區各人行道增設擋車石,劃設交通標誌標線、停車位等措施,規範交通秩序,確保道路暢通,減少交通安全隱患。推進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推行城區環衛作業市場化運營,實施“企業投資運營、政府監督考覈”的新模式,積極探索環衛服務“外包”的轉型升級之路。新增投入資金達668萬多元,更新垃圾車、清掃車和洗掃車等機械設備70餘輛。同時,新增招聘保潔員強化環衛作業隊伍建設,多措並舉加大街道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集力度,確保城市環境乾淨整潔。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成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有序在三官社區和學校、醫院、機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探索形成長效機制。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城市地下“五網”建設

防城區正視城市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緊密結合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上下協同、合力攻堅的思路,統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等工作,着力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的技術路線,加大力度對財源路大水溝、那傍江那傍橋段、那傍江文錢渡橋段三段黑臭水體治理。經過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效果初顯,河道兩岸綠化、環境衛生得到有效的提升,實現水環境質量長效穩定提升。

積極推進地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020年,先後完成了防東路、振興西路等7個地下管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改造污水管網約16.14公里,雨水管網約0.6公里,完成投資688萬元。防城區積極配合市城管局及廣西路橋集團推進實施防城港市城區污水處理廠及管網改造工程(PPP),開展雨污分流整治項目建設,將逐步完成城區內排水管網錯混接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斷頭管連接等,提升城市污水生活集中收集率。

聚焦民生工程,高品質推動城市建設升級

防城區高度重視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推動城市建設升級,讓城市更宜居,讓羣衆生活更幸福。推動實施防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一期),對防城區供電公司宿舍樓、防城區皮膚病防治院宿舍樓、防城區建管局宿舍樓、防城區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宿舍樓以及文化館舊宿舍5個小區進行改造,改造棟數7棟,總戶數105戶,總投資約530萬元。改造內容包括雨水管網、污水、供水管網建設,場地硬化,小區綠化,圍牆修建,屋面防水,外牆立面翻新改造、安裝防盜網、更換門窗等,有效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和社區整體形象。

實施蜈蚣嶺公園一期項目工程,主要內容包括生態公園、風雨亭、生態廊道、亮化、綠化等,總投資1800萬元;建設防城區一橋至二橋便民休閒綠道工程,項目總投資285萬元;對防城區河西濱江大道臨江人行道進行改造,鋪設紅色透水瀝青步道、景觀照明等工程。打造重點區域綠地景觀,讓城市顏值不斷提升、環境更加宜人。爲提升城市品質品位,防城區狠抓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責任上明確到位,工作上真抓實幹,配合上緊密協調,不斷完善和提高城市品質。下一步,防城區將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效,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