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電影《焦裕祿》上映,無數觀衆爲“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蘭考書記淚流滿面。也是在那年夏天,時任福建省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寫下詩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寄託他對焦裕祿同志的深切追思。詞的最後一句“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鏗鏘豪邁,抒發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涓滴之力匯聚磅礴偉力”的時代精神。

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又有一部影片聚焦河南蘭考,講述發生在那裏的脫貧攻堅故事。

全面小康題材重點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將於2月26日全國公映。該片以率先脫貧的蘭考攻堅實踐爲原型,深刻反映中國完成人類歷史上最大數字人羣擺脫貧困的壯舉。

電影的題眼

也是脫貧攻堅一線奮鬥者的縮影

《千頃澄碧的時代》採用了正面、全景式的敘事方式,以金融扶貧爲切入口,串聯起所有的故事和人物。

片中,一心想在學術中尋找中國農村出路的熱血青年蘆靖生,與縣委副書記範中州、鄉書記韓素云爲代表的蘭考各級幹部相遇在中國脫貧攻堅戰第一線,他們與人民羣衆並肩奮戰三年,攻堅克難,“涓滴之力”換來“千頃澄碧”,這座半個世紀沒能擺脫貧困的縣城最終得以“摘帽”。

可以說,“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是電影的題眼,也是脫貧攻堅一線奮鬥者的縮影。

“未來中國的千頃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

聚焦蘭考

完成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對話

影片《千頃澄碧的時代》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領銜出品,寧敬武導演,李東學、宋佳倫、蘇麗主演。從劇本開發到影片攝製,影片得到了國家電影局、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和宣傳教育中心的關心與指導,以及河南省委宣傳部、蘭考縣委的大力支持。

之所以選擇聚焦蘭考,因爲那裏不僅是全國率先脫貧的貧困縣,是一個有着特殊份量的創作題材,也因爲那片土地上始終閃耀着焦裕祿精神。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創作部主任、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總監製唐科介紹:“影片整個創作過程歷時四年,我們越走近蘭考、走近這個題材,就越感受到它獨特的時代價值與內涵。”在蘭考調研和體驗生活時,主創團隊被蘭考幹部“腳踩風火輪”的工作狀態深深觸動,也深刻感受到脫貧攻堅戰激發了每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內生動力,激發了每一個基層幹部的全新工作狀態、情懷和使命感。這些所見所聞所感,更堅定了主創團隊聚焦蘭考、講好中國扶貧故事的決心。

影片中有一處情節,蘆靖生因爲工作沒能得到村民的支持而感到了委屈、迷茫。失落間,是焦裕祿精神鼓舞了他。隔着半個多世紀,新時代的年輕基層幹部與焦裕祿完成了一次隔空對話。影片海報也在設計中融入了這一意象。黃河九曲十八彎,河道拐彎的兩岸,年輕的蘆靖生遙望焦裕祿的雕塑,而海報上的這一“彎”既是寫實的黃河景觀,也是寫意的——寓意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謳歌平凡英雄

更展示時代的厚度

與30年前的《焦裕祿》相比,《千頃澄碧的時代》作爲全面小康題材重點影片,立足於新時代的蘭考,力圖在傳統主旋律電影模式上,用現代電影的真實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展現脫貧攻堅戰中幹部羣衆的熱血奉獻。

“這不是一部單純的講述好人好事或英雄模範的故事,它講的是如何解決貧窮問題,如何讓貧困人羣活得更有尊嚴、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唐科說,無論任何國家地區、哪種社會制度、怎樣的宗教信仰,解決貧窮問題都是人類共同的目標。“我想通過這部影片把我們的扶貧經驗、價值觀,把這個中國故事分享給全世界。”

導演寧敬武認爲,在這個故事的呈現中,個人的犧牲奉獻固然重要,時代厚度、科學創新的脫貧方法更爲關鍵。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評價,《千頃澄碧的時代》既有對真人真事的描寫,又有現實主義的類型化創作,更對脫貧攻堅的全過程有着體系化的展現,是一部成功的“時代報告電影”。

正因如此,本片也在熱血燃情之餘,發揮了“扶貧科普”作用,宣傳了國家“扶貧重大戰略”的價值及功用,不僅呈現出書記張永和、副書記範中州主抓的產業扶貧和技術扶貧故事,還展示了以蘆靖生爲代表的新一代幹部羣體,用金融扶貧新方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

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和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左小蕾表示,《千頃澄碧的時代》用電影的方式揭示了,爲何全球範圍內只有中國可以實現如此偉大的脫貧攻堅壯舉。“相信這部電影表達的主題,也將在接下來我國鄉村振興的歷史新階段持續產生積極影響。”

作者:王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