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州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是一項重大的成就。”在大理喜洲古鎮生活了十幾年的布萊恩·林登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爲,中國減貧事業取得顯著成就,關鍵在於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持續向貧困地區投入各級資源。“發展應該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大理和麗江找到了很好的模式。”

上世紀80年代,林登來中國留學。後來,他在中國拍過電影、當過記者,並在中國找到人生伴侶。2004年,林登一家賣掉在美國的房子,定居中國。

通過保護性地改造一座白族老院,林登的民宿喜林苑開張了。“有風景、有文化,也要有人情。”這是林登心中美麗鄉村的樣子。在喜洲十幾年,林登見證了中國的山鄉鉅變。“沒想到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當地脫貧攻堅能做得這麼好。”林登說,村裏供水供電系統更完善了,農村教育質量顯著提高,互聯網普及率更高,人們保護古代文化建築的意識更強。“互聯網爲改善村民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也爲村民鋪就了致富路。”

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取得的進展讓林登印象深刻。“近年來,雲南很多地區陸續通了高鐵和高速公路,建起了新機場,還有了更多新的學校、醫院、公園、圖書館……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政府的資金和人力支持。”林登舉例說,爲了保護洱海,當地政府計劃建成1806座房屋,以安置生態搬遷移民。“很多醫療專家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來到雲南基層的醫院和診所,爲患者帶來更好服務,也爲當地醫生帶來更先進的知識,提高了當地人民的健康水平。”

“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鎮市,真是世外桃源啊!”老舍筆下的喜洲古鎮,依然保持着千百年來的風韻。在林登看來,得益於中國政府對洱海的保護治理,比如在洱海沿岸規劃溼地和保護區,建設閉合生態廊道,限制化肥使用等,洱海的美麗可以世世代代延續下去。“相信未來我們能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更好平衡,可持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