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上台执政后,美俄斗争仍是主旋律。近日,美国拜登政府正在准备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政策,并计划在未来几周内与欧盟国家协商对俄罗斯的制裁方案,以求对俄罗斯形成美欧夹击之势。这说明,俄罗斯已拜登被视为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的最大对手。

俄罗斯和美国的唇枪舌剑已经打了好几年。而美国的一下做法,越来越让广大国家所不耻。例如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曾指责叙利亚境内针对平民的化学攻击是由叙利亚政府发动的,然而玻利维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把前些年国务卿鲍威尔摇着装着“洗衣粉”小瓶子指控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照片拿出来怼美国。

从1999年的波黑战争历数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再到历时十余年的反恐战争,大家痛斥美国发动战争的理由和借口越来越扯淡,连玻利维亚这样的小国都看不下去了。美国这种在发动战争之前,先声夺人的做法,在宣传战领域被“斗臭战术”。

斗臭战术,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舆论战和网络攻击手段,也叫“扣帽子、抹黑、贴标签、咒骂法”。目的是让受众和阅听人群在还无法深入了解情况,仔细思考,形成逻辑结论之前,就被“污蔑标签”长期以来积累的负面情绪与认知所影响,毫无逻辑地投射到对象上,产生思维抗拒,以图打击对象。其本质是对他人动机的主观虚构。

美国人就一直很娴熟使用抹黑和斗臭战术,美国在近二三十年内发动的战争,全都使用此法进行预热,先竖个邪恶的靶子,从舆论到法理攻击对方,在战争前与战争中也结合单方宣传的技巧,将邪恶轴心、独裁、恐怖势力等等标签赋予预谋要打击的对方。

2017年4月,叙利亚境内的化武袭击事件,导致至少80人死亡200人受伤。事件还没有查清,美国就表示已经掌握了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的确凿证据(只是宣称,最后也没有真的拿出来证据)。4月7日凌晨,美国动用驱逐舰直接发射59枚战斧巡航导弹,对叙利亚沙伊拉特空军基地实施了空袭打击。

这面对西方斗臭法的时候,如果被指控国家不屑解释,那你就是默认;如果被指控国家在罪恶标签基础上进行解释,那就会越陷越深。此次叙利亚危机也一样,真假难辨的标签糊满了叙利亚的脑门。以至于有些网友重新制作了鲍威尔的那张著名照片。

斗臭法在平时的舆情和网络讨论中经常遇到。有些人喜欢在讨论之前就将标签贴在对方脑门上,或者暗地里咒骂,用此办法,看似犀利和节约认知成本,其实是在掩饰自己在逻辑和事实方面的不足,而后者才是有效讨论和有力反驳不同观点的基础。

贴标签斗臭的手法十分普遍、历史久远,根据美国1937年出版的《宣传的艺术》一书,归纳的宣传7大手法中,贴标签斗臭法被名列第一。这本书被誉为宣传领域的圣经,根据该书总结,给某一思想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用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辱骂法不经在广告中被普遍使用,更普遍地是被运用在政治和其他领域的公开演讲中。

图片: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也在用标签法指控俄罗斯。

那么,如何化解这种蓄意的攻击,这要看自身心态和实力,面对微博等等网络上的阴损攻击,个人完全可以无视,直接反骂意义不大。不过,国家间就需要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一点,俄罗斯在近几年采取的混合战争理论,就做的比较好。在“混合战争”中,不同斗争手段的作用被重新分配,其中信息、政治与经济对抗取代传统的武装斗争,占据了首要位置。

2014年俄军兵不血刃收复克里米亚,就是一次典型的混合战争行动,是一种将隐蔽的常规军事行动、拥有先进手段的游击战、社交网络上的大规模宣传活动、甚至是网络战结合在一起的军事行动。

近两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明确成为俄罗斯在隐蔽战线的成绩,承认俄罗斯调动信息、宣传、舆论作战方面的高效和成果,典型标志就是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克兰东部地区和叙利亚利用混合战争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好转,十几年来爱国主义的正面意识形态迅速回归,对历史的解读也趋于积极和理性。与20年前相比,俄罗斯目前的社会舆论和民众情绪,比较阳光和积极向上,主流民意多是正能量和爱国主义。在这个大背景下,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工具发挥了大作用。

有人甚至说:俄罗斯现在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不是北方之神战略核潜艇,而是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 。近几年,大批俄罗斯记者活跃在世界各地,包括乌克兰东部、叙利亚等动乱地区,发出大量不同于西方的声音,报道西方主流媒体不愿报道或有意忽略的事件,冲击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的霸主地位。

为此,美国议员提案要求成立一个“对抗俄国宣传”的联邦机构,英国银行甚至冻结了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的账户,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谴责俄罗斯花重金对欧盟进行“反欧宣传”,这些,都是俄罗斯舆论宣传战的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