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愈發嚴峻的環境態勢,近年來出現了更多政策倒逼車企的環保舉措,就比如國五排放到國六排放的短週期更迭、新能源車型購車補貼、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實施等,而如今中石化也有了大動作,旨在能源環節爲新能源車型的生產加把勁。

氫氣站

據悉,十四五期間中石化將着重發展以氫能源爲核心的新能源業務,量化下來爲擬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混合站。此舉怕是以幾年前的純電車(充電站)爲鑑:續航有限、充電站有限、充電時間卻很長,因而一定程度上滯後了純電車型在國內的普及。現如今氫燃料走在了氫車型前面,可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氫氣站

當然其實作爲供能方,現階段氫燃料相比燃油的優勢並不明顯。作爲可再生能源氫的生產環節已沒有問題,主要是運輸和儲存環節技術要求標準比燃油要高出很多,這也就直接增加了氫燃料的運輸與儲存成本,高成本最終還是要分攤到用戶身上,就這一點來看加氫站的建設並非易事。

氫氣工廠
氫氣運輸

除此之外,氫燃料車型的技術要求也比較高,要實現政策倒逼可能不會像純電車那樣簡單。現階段的氫動力車型實際上是氫燃燒供能給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承擔着發電與驅動車身的重任,而並非通過氫氣燃燒直接驅動車身,所以這一模式下的氫汽車燃料利用率也有待提高。

氫燃料電池

再者,氫汽車面臨着和加氫站一樣的難題,就是儲氫安全。現階段各車企的氫動力概念車多采用高強度聚合物和高強度碳纖維材料打造儲氫罐,這的確能確保常規狀態下的行車安全,但如果發生碰撞後果依舊不可估量,即便是常規狀態氫燃料電池也沒有絕對的穩定性可言。

氫氣罐

所以中石化的出發點是好的,氫燃料也是未來的造車趨勢,可技術多久能成熟、車型何種程度能量產都是未知數,涉及到行車安全的問題還是要慎之再慎,切不可過於激進,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