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後版權時代在線音樂APP又開戰 網易雲音樂“手撕”酷狗 真的只爲抄襲這事?

每經記者 許戀戀 陳鵬麗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按照要求,蝦米音樂2月5日就將關停。然而在線音樂江湖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月2日,網易雲音樂公開向騰訊音樂旗下產品酷狗音樂開火。

2月2日上午,網易雲音樂在官方微博發佈了一篇名爲《關於給酷狗“山寨辦”團隊申請年終獎勵的建議》的文章,文章直指酷狗音樂抄襲網易雲音樂的“一起聽”功能以及“雲貝推歌”功能。2月2日傍晚,酷狗音樂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稱已經申請專利。

截至2月3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酷狗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均未對此事向媒體作進一步解讀。

記者從行業人士處瞭解到,一向以版權之爭作爲焦點的在線音樂之爭,未來將在功能上不斷“PK”,背後反映的是行業競爭愈加激烈。“蝦米關停以後,行業內大的音樂APP就那麼幾個,說到底,背後其實是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之間的battle。”

網易雲音樂:抄襲新功能 酷狗音樂:早已申請專利

在這封被大量轉載的公開信中,網易雲音樂稱,謹代表網易雲音樂產品團隊全體同仁,爲一直戰鬥在死盯網易雲音樂新功能一線的酷狗音樂“山寨辦”團隊,向酷狗管理層申請特殊年終獎勵,以示相惜。信中還說,酷狗音樂“山寨辦”成立以來,一直將網易雲音樂新功能酷狗化爲首要目標和工作方向。

接着,網易雲音樂擺出了多個產品功能對比截圖,聲稱酷狗音樂最近上線的“跟聽”功能對網易雲音樂“一起聽”的模仿到了像素級地步。

據瞭解,網易雲音樂是在2020年7月上線了“一起聽”功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網易雲音樂主要是通過對比“一起聽”與“跟聽”的邀請好友頁面展示形式、頭像和耳機的展示形式、對講功能、等待對方加入時的加載動畫、點擊結束時的路徑和文案等維度來證明酷狗音樂的“抄襲”。

此外,網易雲音樂還指出,酷狗音樂的“音樂推”功能也涉嫌抄襲網易雲音樂的“雲貝推歌”。網易雲音樂於2020年4月上線“雲貝推歌”功能,3個月後,酷狗音樂上線“音樂推”功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在網易雲音樂發出上述聲討後,事件迅速發酵。酷狗音樂副總裁謝歡也在朋友圈隔空回應此事:“原來我2006年做的QQ 一起聽功能,竟然有如此深遠的戰略意義,找到當年的需求文檔回味下,我能不能告別人山寨了我呢?另外當年寫的需求真實詳細,所有的邏輯和交互圖必須做出來,要不會被研發罵回來......那時候產品經理挺沒人權。”

2月2日傍晚,酷狗音樂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酷狗音樂稱,截止到2020年底,酷狗原創專利申請超過2000件,包括2015年12月和2020年3月申請的“一起聽”專利。2015年酷狗上線“音樂推”並同步申請專利,致力於幫助音樂人成長。

酷狗音樂曬出的專利申請截圖顯示,酷狗音樂在2015年12月申請了“在羣組內播放音頻的方法、服務器及終端”發明專利,申請公佈日期是2016年5月;此外,2020年3月酷狗音樂申請“歌曲播放方法、裝置及系統、計算機存儲介質”的發明專利;2015年5月,酷狗音樂申請“音視頻內容推薦系統、方法及裝置”的發明專利,該專利於當年9月獲公佈;2019年酷狗音樂申請了一項“手機的製作者影集和分享內容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專利;2020年申請一項名爲“用於顯示屏面板的視頻播放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專利。

音樂客戶端商業價值凸顯 後版權時代爭的不僅是歌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用戶將增至6.18億人。龐大的基礎用戶規模以及日漸形成的付費習慣,進一步凸顯音樂客戶端商業價值。

公開信息顯示,酷狗音樂成立於2004年,2016年7月,中國音樂集團的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和騰訊QQ音樂合併,更名爲騰訊音樂。此後,酷狗音樂隸屬於騰訊音樂集團。實際上,在行業人士看來,雖然網易雲音樂炮轟的是酷狗,實際上矛頭直指騰訊音樂。

在蝦米音樂還在競爭序列的時代,各大音樂平臺的版權競爭早已到了白熱化的程度。2015年以來,在國家版權局的強力整治下,數字音樂領域開始有了新的秩序。

版權之爭表面上不再腥風血雨。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騰訊、網易、阿里三家就互相授權了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然而對龐大的版權基數而言,這剩下的1%的音樂版權,依然是各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而隨着蝦米關停,在線音樂大平臺幾乎僅剩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和酷我,而QQ音樂、酷狗和酷我均是騰訊音樂旗下產品。騰訊音樂財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同比增長16.4%至75.8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爲11.3億元。

即便是這樣的格局,網易雲音樂也不甘示弱。蝦米關停,阿里音樂夢碎,也將目光放在網易雲音樂上。此前,阿里還領投7億美元助力網易雲音樂開疆拓土。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至今,網易雲音樂在版權方面頻頻出手。

“在線音樂行業無疑迎來了後版權時代,雖然平臺依然重視版權,但是未來平臺之間爭的更多的不僅是歌,而是品牌在用戶心中的美譽度、產品的創新功能等,最終的結果都是想把用戶留在APP裏的時間延長,進而變現。”一位在線音樂行業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