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互聯網人眼中,2020年堪稱“魔幻”。

從年初熱議私域流量,到後來追逐直播賣貨,再到年底社區團購興起……

瑞幸咖啡造假,到TikTok出售風波、再到螞蟻事件上演……

似乎很難找到一個精確的詞彙,去定義2020年的商業變革。

站在當下回望,企業在狂奔突進的同時,隱憂漸顯。至此,新浪科技推出《回望》欄目,試圖梳理一年間的巨頭路徑及商業變遷。希望它們,可以拂去歲月裏的不安,向着更加具有挑戰的2021年,前行!

新浪科技 花子健

黑天鵝事件之下,在線教育成爲2020年最亮眼的存在之一。

教育是剛需,因爲疫情期間的居家隔離令,在線教育迎來新一輪的用戶增長期,資本也瘋狂湧入。

但瘋狂過後是更大的瘋狂,在線教育難逃固有的週期——在學生復課返校後,各大在線教育平臺不得不花更多的錢來進行營銷宣傳、獲客以及留住平臺上的家長。

優勝教育、柚子練琴、學霸君背後,是一家又一家退出的在線教育平臺,以及即將出現困難或者已經出現困難的教育機構。

整個行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洗牌,未來,在線教育又將何去何從。

湧入在線教育的錢和人

2020年,資本對於在線教育的狂熱程度,可以從一組數據中看出端倪。根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2020年度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以下稱“報告”),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領域共發生111起融資,同比下降27.93%。

但是,在線教育領域的融資總額卻達到了歷史高位,融資總額超過539.3億元,同比增長267.37%。這一總額比2016年到2019年四年的融資總額都要多。

這主要是因爲資本越來越趨向於頭部平臺。在披露了具體金額的融資案例中,最大的10筆融資總額爲67.55億美元(約合436.13億元),佔全部融資的80.87%。

其中,四筆最大的融資被猿輔導和作業幫囊括,分別是猿輔導的G輪10億美元和G+輪22億美元,作業幫的E輪7.5億美元和E+輪16億美元。這四筆融資總額在十大在線教育融資案中的佔比又高達82.16%。

報告顯示,2020年的融資,集中在第一季度以及第四季度,融資數量分別爲32起和35起。

以技術投資見長的創新工場也加大對於在線教育的佈局。李開復認爲,新冠疫情加速了在線化,對教育行業影響深遠,不僅越來越多家庭接受線上教育,B端傳統線下機構也加速轉爲線上。足夠數量的優秀教師,更好的智能終端以及更快的網速,促使越來越多家長更願意爲孩子在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資金,線上教育即將進入快車道發展。

“人工智能創新工場很強的標籤,但在2020年,創新工場在在線教育領域的投資超過了人工智能” 在豌豆思維的融資發佈會上,李開復如是說。甚至創新工場還將在線教育列入未來四大重點投資趨勢,在線教育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疫情的確成爲了在線教育爆炸式增長的催化劑之一。在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之後,跟誰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向東談到:“受疫情影響,公司第一季度的總付費人次達到77萬,相當於去年同期的4.1倍,在公司第一季度的總付費人次中,絕大多數是純新招的付費人次。”

廣闊的市場意味着更激勵的競爭,而激烈的競爭也需要更多的資金儲備。除了爲上市的企業,已經上市的在線教育平臺,也在融資圈錢。其中,好未來在2020年底通過發行新股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方式募資33億美元,新東方也在2020年底的二次上市中募資超過110億港幣,跟誰學同樣在2020年底通過定增方式募資8.7億美元。

教育行業到底多有錢,行業的招聘狀況和年終獎也給出了一些答案。

獵聘推出《2020在線教育中高端人才就業報告》則顯示,2020年1-8月,在線教育新發職位在整體教育培訓行業職位的佔比爲19.41%,比2019年1-8月的佔比提高3.93個百分點。在線教育在整個教育培訓行業的新發職位佔比呈逐年遞增的態勢,這表明在線教育領域蘊含着不斷增多的機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而智聯招聘提供的《2020年白領滿意度指數調研報告》則顯示,2019年,文體教育/工藝美術行業拿到年終獎的白領比例爲15.3%,在2020年這一比例升至18.6%,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行業。

其中一位剛跳槽到在線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告訴新浪科技,自己的崗位是內部新設立的崗位,但給出的薪水超出了自己的預期,所以即使要面對全新的環境和工作方式,自己還是願意嘗試。

一方面是資本和人才的湧入,另外一方面是在線教育機構的創紀錄融資,但對於在線教育機構來說,無序競爭及帶來的虧損是橫亙在眼前的難題。

無休止的競爭與虧損

隨着新的寒假招生季到來,各大綜藝和跨年晚會繼續成爲不差錢的在線教育機構爭搶的對象。

其中,豌豆思維和網易有道攜手《乘風破浪的姐姐2》,後者還簽約節目嘉賓那英成爲“好課星推官”,瞄準30歲以上的家長羣體。作業幫成爲《奇葩說》第七季的贊助商,洗腦廣告詞一度讓人聯想到BOSS招聘和企查查。跟誰學旗下的K12教育產品高途課堂成爲《歡樂喜劇人》第七季官方指定贊助商。猿輔導牽手《最強大腦》。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網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合作《經典詠流傳》第四季。

據不完全統計,更早前的元旦之夜,作業幫、猿輔導及旗下斑馬AI課、好未來旗下題拍拍等,分別投放了央視、B站、北京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等跨年晚會。

除了這些大手筆之外,各大在線教育平臺還把各類廣告投放到了微博、微信朋友圈、樓宇電梯廣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站臺各個地方。有網友吐槽,“想看不到在線教育的廣告,是如今最困難的事情。”

網易有道CEO周楓在全體員工大會上談到了網易有道的虧損,他認爲這些都屬於“增長性虧損”。他認爲,2020年在線教育在今年滲透率從10%提升到了超30%,頭部陣營加大了投入力度拼命做規模。“我們的基本判斷是從新玩家陣營當中跑到頭部的機會變得低很多。”

周楓認爲,消費者的需求一直在變,只要推陳出新就有機會,短期內沒有哪一家可以一家獨大,形成壟斷。正因爲如此,在線教育在加速發展,目前仍處於資本的投入期,而非賺錢階段。大規模投資主要基於兩點:家長爲高質量的教育付費的意願強烈、總的市場規模潛力巨大,天花板足夠高。

在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周楓表示,網易有道致力於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長,接下來幾個季度仍然會趁熱打鐵抓住增長的窗口期繼續聚焦於營收增長。

根據網易有道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網易有道第三季度營收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而運營虧損爲8.940億元,而2019年同期爲虧損2.437億元,同比增長266.84%。

網易有道並不是唯一出現大幅虧損的在線教育平臺。2020年第三季度跟誰學淨虧損爲9.325億元,同比轉虧,這也是跟誰學上市以來首次報出虧損。但與此同時,跟誰學K12在線課程正價課付費人次保持高速增長,達到114.7萬人,同比增長140.5%。

好未來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錄得淨虧損爲4360萬美元,同比轉虧。其中,該季度好未來來正價課的學生總註冊人數增加繼續保持40%以上的同比增長,達到339.7萬人次。先拿個對應的,好未來的季度營銷費用從去年同期的1.909億美元增至4.207億美元,增長120.3%。

在正價課付費學生保持增長,收入增長的情況下,虧損卻在繼續增加,直接原因就是在營銷費用上的鉅額投入。陷入越要保持增長就越要投入,越投入虧損越大的惡性循環。

2020年11月,豌豆思維宣佈獲得1.8億美元C輪融資,豌豆思維的投資人,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談到了在線教育的虧損問題,他認爲2020年在線教育明顯過熱,投資者也不理性。投資大量湧入,但沒有一家在線教育平臺的獲客成本低到可以形成商業模式閉環的程度,但目前來說,降低獲客成本是一個僞命題,因爲競爭對手會增加在獲客上的投入搶佔更多的生源。

“未來,教育行業必定是線上和線下平分秋色的局面,在線教育一定是一個發展方向,只不過無法完全替代線下教培。”俞敏洪認爲,在獲客成本的支出之外,一家在線教育平臺的生存還取決於續費率,“續費率低於80%就是沒有過生死線。”

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在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也談到,2020年在線教育的投融資明顯過熱,教育是慢功夫。他告訴新浪財經,“過去一年被淘汰的那些在線教育機構,或多或少犯了一些錯誤,對整個教育行業也是一個警醒,做教育並沒有那麼難,只要真正迴歸到常識,就不會出大的問題。”

家長的焦慮就是需求

一位在線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告訴新浪科技,每個人都要接受教育,現在甚至倡導終身學習,正如同醫療、交通那樣,教育也是永遠都存在剛需,隨着家長的焦慮在增加,教育的需求也在保持增長。

他甚至規劃好了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在在線教育行業再積累幾年,然後回到自己的老家從事教培行業。

多位1-3歲的孩子的家長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在3歲以前並不太着急爲自己的孩子報學習班。當然,也有不少家長在孩子3歲之前爲孩子報了一些興趣啓蒙的課程,不過基本都是在線下,而非線上。

等到3歲之後,家長們開始陪同自己的孩子體驗多種試聽課程,然後幫助孩子選擇相對應學科的在線教育平臺,基本都集中在火花思維、豌豆思維、學而思培優、高途課堂等。也有一部分家長願意花更多的錢爲孩子選擇一對一培訓。興趣課堂則偏向於選擇美術寶等平臺。

多位常住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中國家長接受新浪科技採訪表示,帶孩子遠赴國外求學是爲了讓孩子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原生英語環境成長,爲未來的留學做準備。但是,自己依然還無法脫離國內的教育資源,不少家長都在美術寶、火花思維等平臺爲孩子報名網課。“國內的在線教育確實更方便,我們不能讓孩子落後。”他們說。

家長們的焦慮主要來源於兩點:城市的高中越來越低的升學率以及別人家的孩子。“學區房價格有多高,家長們就有多焦慮。”一位廣東的家長告訴新浪科技,自己之所以把超過100平的房子賣了換成50平、樓齡超30年的老破小,“就是爲了自己的孩子有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機會。”

該家長還對新浪科技分享了一則趣事,小區有一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其他家長甚至願意掏錢爲這名孩子報名在線教育課程,幫助他補習知識,“因爲他的成績如果不好,會影響這一帶的房價。”

哭笑不得的背後,是家長和客觀環境對於孩子成長越來越多的焦慮。

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佈的《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調研及用戶消費行爲報告》顯示,目前30-49歲的人羣是K12在線教育消費的主力軍,佔比高達80%。此外,K12在線教育市場的家庭往往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年收入在10萬-100萬區間的中產家庭佔比達83%,且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每年爲孩子投入的教育支出就越高。

在線教育,彷彿又回到了互聯網行業競爭的主旋律中——燒錢,獲客,耗死對手,然後獲得更多定價權。

只是,誰也不知道這一場戰爭的終點在哪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