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算法能讓人起死回生?AI聊天機器人可以數字形式再現逝者 | 硬科技

科技能夠讓人起死回生嗎?

科學家從1966年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將死者的遺體進行深低溫保存,以期在未來利用先進醫療科技將其解凍、復甦。這是人類第一次試圖利用科技讓亡者復生。

而在最近,據CNET報道,微軟獲得了一項專利批准,允許該公司利用逝者的個人信息製作AI聊天機器人。

專利書封面(部分)

據專利書顯示,這項技術能爲人們重現已故親人話語並進行實時交流。專利書詳細介紹了這項名爲“製作以特定個人爲原型的聊天機器人”的技術如何使用圖像、語音信息、社交媒體、電子訊息等信息 “將個體人格數據化”,並在此基礎上對他人的語言做出相應的回覆,最後提供和逝者交流高度相似的體驗。

AI學習流程圖(部分)

在特定情況下,該技術還能夠利用視頻和圖像信息繪製出個體的2D或3D模型,以帶給對話者更真實的體驗。

專利書還寫到,這項技術不僅可以爲逝者創造出人格相似的聊天機器人,還“可設置成世上的任何人(present entity)。”換句話說,只要能向機器提供足夠多的學習信息,它就能夠成爲任何人,包括家人、朋友,甚至網絡名人。在某人還未去世前,也可以利用這項技術複製一個和當事人思維、語言方式相近的聊天機器人。

“人們對死亡的觀念發生了轉變,死亡不再是不可戰勝的。” 巴斯大學死亡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約翰·特羅耶(John Troyer)在接受CNET採訪時說道。

微軟早在2017年便申請了這項專利,但直到上個月才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批准。這則消息傳出後迅速點爆海外網絡,人們激烈地討論專利中所說的將已故親人以智能AI的形式重新復活究竟意味着什麼。

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嘗試以數字化的形式重新尋回生命。在2013年,英劇《黑鏡》就講述了一個利用數字信息重現已逝愛人的故事。在2015年,尤金妮亞·庫伊達(Eugenia Kuyda)在丈夫不幸喪生於莫斯科的一場車禍後,利用兩人過去幾年的數千條聊天短信,在現實中訓練出了一個和他語言邏輯類似的AI機器人,讓它繼續陪伴在自己和家人身邊。

“我當時非常激動,”第一次啓動聊天機器人時,機器人的擬真度遠超尤金妮亞的預期,和機器人聊天令她回憶起和丈夫聊天的感覺。“我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爲我一手創造了它,我本來很清楚它是怎樣運作的。”

“它當然只是我丈夫的一個影子——但這在一年前還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做得更好。” 尤金妮亞寫道。

但尤金妮亞的親人卻很難將聊天機器人和逝者聯繫起來。“它用我兒子的語氣,和我兒子用的短語,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但是至少從現在看來,我們很難弄懂機器人到底在說什麼,因爲有時候它連回答都是錯誤的。” 尤金妮亞的岳父說道。

針對網絡上的熱烈討論,微軟人工智能部門總管蒂姆·奧布萊恩回應稱,“暫時沒有開發該項目的計劃。”這給網友的熱情澆了一盆冷水。

“但如果我能夠給《黑鏡》寫劇本的話,我想我會去美國專利商標局找找點子。”他在推特上寫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