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反腐辭退100餘人 PCG緣何成爲重災區?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股價再創新高,市值勇奪互聯網公司榜首的騰訊(00700.HK)在2月2日披露了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的反舞弊情況。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查處違反“騰訊高壓線”案件60餘起,100餘人因違反“騰訊高壓線”被辭退,40餘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此外,新增37家外部公司進入騰訊公司永不合作主體清單。

騰訊此次披露的涉及職務侵佔、收受賄賂等行爲的22起典型案件中,被通報的部門包括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羣)、IEG(互動娛樂事業羣)、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以及原OMG(原門戶與視頻業務)、原MIG(原移動互聯網事業羣)、原S1項目管理部、S1基建部。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2018年騰訊“930變革”進行了新的架構調整,原有七大事業羣調整爲六大事業羣。在騰訊公佈的典型案件和人員中,涉及最多的爲PCG20多位PCG工因/外部公司/外部人員謀取利益,並收取好處等原因被通,涉及短視資訊瀏覽平臺品部等多個業務部門。

對於PCG爲何成爲重災區,騰訊方面未作出回應,僅表示“一切以公告爲準”。

再掀反腐風暴

陽光騰訊公衆號成爲近年來騰訊對外公佈反腐敗成績的主要通道。這個公衆號的更新頻率並不高,2019年末騰訊集團通過陽光騰訊第一次發出反舞弊通報時,公佈了2019年前三季度,騰訊反舞弊調查部查處的違反“高壓線”案件40餘起,其中60餘人因觸犯“高壓線”被辭退,10餘人因涉嫌違法犯罪被移送公安司法機關,以及16家外部公司進入騰訊公司永不合作主體清單。

在疫情影響之下的2020年,年末騰訊未公佈當年的反腐敗成績,而是選擇在2021年2月2日公佈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的反舞弊情況。

此次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查處違反“騰訊高壓線”案件60餘起,100餘人因違反“騰訊高壓線”被辭退,40餘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並且,新增37家外部公司進入騰訊公司永不合作主體清單。

從時間跨度來講,此次騰訊反腐敗公告跨越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全年及20211月份,因而披露的案件從數量、人員規模較上一次都有所擴大。

騰訊“高壓線”主要指的是騰訊文化和價值觀所不能容忍的行爲界限,如弄虛作假、收受賄賂等行爲。

反腐報告顯示,此次IEG共有5位員工被通報,原因包括“獲取公司資源後進行售賣獲利”“爲供應商謀取利益,並收取供應商好處費”等。CSIG承載了騰訊向產業互聯網轉型戰略的對外窗口,有2位員工因“爲外部人員謀取利益,並收取外部人員好處費”被通報。

涉案數量和人員最多的PCG26位員工因“爲供應商/外部公司/外部人員謀取利益,並收取好處費”等原因被通報。涉及短視頻、資訊運營、移動應用憑條、移動商業產品、瀏覽平臺產品部等PCG的多個業務部門。

樹大枯枝多?

在此次反舞弊通報中,騰訊公佈了涉及職務侵佔、收受賄賂等行爲的典型案件22起,其中14起涉及PCG事業羣,涉案達26人,可謂此次反腐的重災區。

2018930日,騰訊進行第五次組織架構變革。其中,PCG由移動網絡事業羣(MIG)、社交網絡事業羣(SNG)、網絡媒體事業羣(OMG)組合而成,將騰訊的社交平臺、流量平臺、數字內容、核心技術等強關聯的板塊拆分重組,整合QQ等社交平臺和企鵝號、瀏覽器等流量平臺,以及新聞資訊、視頻、動漫、影業、微視等內容業務。騰訊視頻、騰訊新聞、QQ、騰訊影業、微視和騰訊動漫,都歸屬於PCG。

在PCG的6條主要業務線中,QQ屬於社交賽道,其餘的皆有很強的內容、文化屬性。長視頻、短視頻、信息流、新聞等等,這些都是面對用戶的,業務的內容很接近,很多用戶是共通的,所以我們就把它們全部打包,成爲PCG騰訊總辦成員、騰訊集團高級管理顧問楊國安解釋了QQ爲何進入PCG序列,騰訊的架構邏輯分爲流量、內容/業務、數據(技術)三層,而微信和QQ是兩個大流量的發動機。

根據當時的媒體報道,930變革的組織架構調整不涉及裁員,由原來三大事業羣彙集而成的PCG人員規模超過11000人,成爲騰訊人員規模最大的事業羣。根據2019年騰訊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騰訊共有員工54309名。

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內控合規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在採銷、招投標等環節易發生以權謀私行爲。例如,供應商爲了獲取流量和客源,會以回扣、返點等方式向平臺採銷人員進行利益輸送。互聯網公司除與傳統行業具有共性的腐敗行爲,如商業受賄、職務侵佔、虛報費用、私吞推廣費等之外,因爲互聯網公司變現資源、途徑多,尋租空間也更大。

江蘇法徳東恆律師事務所律師藍天彬對記者說道,在這次反舞弊通報中PCG是重災區,是因爲該事業部主要爲社交平臺和流量平臺,包括視頻、體育、直播、動漫、影業、資訊等內容業務,都是騰訊投入大的領域,是近年來網絡用戶大量關注的領域,也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領域。“爲了快速發展,就可能下放權力,而權力就有可能尋租。比如,購買視頻,價格多少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很容易出現雙方串通,高價買賣,再給回扣的情形,出現坑了公司、肥了個人的情況。一些員工的法律意識薄弱,出現腐敗問題後並沒有及時收手。”

內容生態之爭

2018年新成立的PCG部門受到的關注頗多,尤其以復活的微視最甚。

對於PCG部門的成立,騰訊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流量紅利進入尾聲,爆炸性的用戶增長放緩。內容生態出現了革命性變化,內容和社交呈現融合趨勢,內容也越來越成爲社交中的重要話題,專業化生產的高品質精品內容越來越受歡迎,社交和內容融合的機遇出現。

不過從外部環境來看,字節跳動在內容端的攻勢亦促使着騰訊在內容生態上不斷加碼。成立於2012年的字節跳動以算法優勢在內容賽道上飛速崛起,憑藉信息流產品今日頭條和短視頻爆品抖音成爲互聯網界不容小覷的新勢力。

如騰訊重組PCG部門給出的理由,內容和社交呈融合趨勢,內容羽翼漸豐的字節跳動希望借社交之力繼續壯大,和社交王者騰訊之間的摩擦開始頻頻上演,近期“頭騰”戰火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2月2日,持續多年的頭騰大戰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抖音宣佈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要求賠償9000萬元,騰訊則稱意構陷,並表示將繼續提起訴訟

一面是在社交端進行阻擊,另一面是在內容端形成新的進攻勢力。騰訊重組了以前分散在OMG和SNG兩個部門的騰訊新聞和微視進入新的PCG部門,意味着騰訊整合集結力量,在內容領域重新對戰字節跳動。

2018PCG成立之後的一大重任是加碼剛剛重啓的短視頻產品微視,並推出多款短視頻產品,阻擊抖音。當年剛剛兩歲的抖音日活已經突破2.5億人,成爲一款國民級短視頻APP

曾負責微視業務的騰訊前員工對本報記者覆盤微視當年的發展歷程:“因爲短視頻和微博是天然合適的形態,一開始依託騰訊微博的微視增長速度非常快。但在2015年騰訊微博戰略撤退,‘斷奶太快’的微視沒有獲得騰訊內部的支持,產品很快就沉寂下去。”

這一次,對於再度重啓的微視,騰訊顯然投入了極大的支持,不僅在團隊、資金上投入,QQ和微信兩大流量發動機也支持用戶通過社交鏈直接分享微視短視頻,微視的數據逐漸向好發展。一家和騰訊PCG部門合作緊密的公司負責人對記者透露:“這兩年和PCG部門合作的量比較大,尤其是微視,基本上全年都有得忙。”

根據易觀千帆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91月到20211月,微視的月活躍用戶數據從1450萬人逐漸在20208月攀升到高點的8505萬人。2020930日,930變革兩週年之際,騰訊給PCG部門1萬多名員工每人獎勵一部價值2萬多元的華爲摺疊屏手機,因此事PCG部門成功刷屏互聯網。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僅從短視頻的賽道來看,微視和抖音、快手仍有較大差距。易觀千帆數據顯示,在2019年和2020年期間,抖音和快手的月活躍用戶數據紛紛突破了4億人和5億人大關,並且在2020年紛紛大舉進軍直播電商,賺得盆滿鉢滿。而微視的月活躍用戶數據至今尚未突破1億人關口。

市值突破7萬億元,站在互聯網公司塔尖的騰訊,依然還有繼續壯大的空間。藍天彬對記者說道:“國內互聯網企業仍在高速發展中,難免出現廉潔制度建設跟不上企業發展節奏的情形。企業反腐如果要真正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局面,還需要繼續不斷地推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