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光伏!動不動百億擴產,更有股票瘋漲600%!“腥風血雨”將至?6大企業出貨量超全球需求!過剩危機真來了...

在碳達峯、碳中和等目標的引領下,光伏行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擴產計劃被密集拋出,近日,中環股份宣佈擬在寧夏投建50GW單晶硅片,福萊特在不久前也表示要新投資5座光伏玻璃窯爐,總的來看,這一輪擴產潮涉及產業鏈的方方面面。

擴產背後,既有行業容量增加的有利因素,也有企業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的盤算。但需要注意的是,警惕行業無序擴產的聲音正越來越多,作爲最激進的一個環節,硅片的過剩風險愈發突出,機構預計,明年硅片均價或將下降20%;電池與組件的擴產同樣激進,以至於六大組件企業2021年的合計出貨量目標超過了今年全球的潛在需求。

相比之下,硅料與光伏玻璃保持着供應偏緊的態勢,站在今年的視角,這兩個環節的新產能釋放相對有限。但是,擴張一直在路上,以硅料爲例,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2021年硅料預計新增產能8.78萬噸,2022年爲20.5萬噸,市場的潛在波動給當下的擴張埋下了不確定性。

硅片謹防過剩危機

2020年,光伏行業的一大亮點就是湧現出不少新勢力企業,其中,硅片環節尤其引人關注。去年四季度,上機數控旗下的弘元二期8GW硅片項目投產,加上此前已投產的一期5GW項目,合計產能13GW。根據東北證券等機構的預計,公司實際產能釋放有望達到20GW。

另一家硅片新勢力企業是京運通,同樣公佈了雄心勃勃的擴產計劃,公司現有烏海一期5GW硅片項目,實際產能可提升至7GW左右;在規劃的還包括烏海二期10GW,以及樂山24GW項目,其中,樂山項目分兩期實施。公司預計2021年末的硅片產能可達30GW左右。

上機數控與京運通都是由設備製造轉向硅片生產的,兩家公司硅片產能擴張的同時,長單合同紛至沓來,近期,上機數控累計獲得305億元硅片訂單,京運通獲得長單約168億元。伴隨擴產與大單加持,2020年,上機數控、京運通股價漲幅分別達到了623%和243%。

光伏硅片一直是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的雙寡頭天下,新勢力企業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市場期待出現新的獨立第三方供應商,硅片市場兩強格局的更迭似乎就在當下。然而,新勢力企業尚未羽翼豐滿,中環股份最近的一筆大規模擴產計劃就令市場爲之震動。

按照中環股份的計劃,公司擬在銀川經開區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項目,項目總投資額預計120億元。中環股份表示,該項目將擴大規模效益、提效降本,項目建成後,公司單晶總產能將達到135GW以上。

隆基股份方面,市場普遍預計其2021年硅片產能將達到110GW,保持絕對市場領先。不過,問題也來了,綜合各家的現有產能與擴產計劃,2021年國內硅片產能超過300GW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但根據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爲150GW~170GW。

硅片產能短期過剩的風險已經顯而易見,一場價格戰似乎隨時都將來臨。興業證券就此表示,根據2021年國內硅片需求情況及硅片行業的成本曲線,預計明年硅片的價格中樞將在2.67元/片附近,下降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環股份上調了部分硅片產品價格,其中,M6、G1尺寸與前期價格相比上漲0.1元/片,G12尺寸上漲0.12元/片。中環股份的漲價雖然有些突然,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季度,單晶硅片產能尚未大量釋放,供需依然偏緊,當下市場行情不支持立刻降價。

對於硅片環節的急速擴張,已經有不少行業專家及協會呼籲市場保持冷靜,不要衝動擴產。但實際上,除了上市公司以外,不少非上市企業也正磨刀霍霍,1月18日,江蘇美科35GW大尺寸單晶硅片項目簽約;1月29日,高景太陽能50GW大尺寸單晶硅片項目開工奠基。

電池、組件面臨技術革新

硅片的下游,電池、組件環節同樣擴張步伐迅速,舉幾個例子,晶澳科技近日公告稱,擬在揚州經開區投資建設電池和組件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爲10GW電池和6GW組件項目,擬投資總額60億元;二期擬投資總額40億元。

今年1月,東方日升簽訂新型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金壇基地二期)項目合作意向書,公開資料顯示,本次合作主要系東方日升擬在東方日升常州原有廠區內建設年產4GW以上新型高效光伏電池及6GW以上新型高效光伏組件項目。

電池與組件環節的擴產計劃更多的來自於2020年,根據通威股份去年2月披露的三年發展規劃,2020年公司電池產能達到30GW~40GW、2021年要達到40GW~60GW;去年8月,愛旭股份公告稱,擬通過浙江愛旭投資建設義烏四期、五期年產10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

組件龍頭天合光能的情況也值得關注,去年8月,公司宣佈擬投資建設年產10GW高效210mm太陽能電池項目,2021年底的電池產能規劃合計將達到26GW左右;此外,天合光能與通威股份的全產業鏈合作中還涉及1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

相比硅片而言,電池、組件同樣面臨過剩風險,但由於兩者更接近終端用戶,而終端用戶的核心訴求就是度電成本的降低。從這個角度來看,電池、組件環節擴產的不確定性更多的來自於技術的更迭,包括電池從P型轉向N型、大硅片的應用以及大功率組件的普及程度。

記者從業內得到的反饋顯示,光伏電池技術正迎來新舊替代的拐點,“光伏行業裏,三年就會出現一個大的更替,PERC電池是2017年出來的,現在眼看着PERC即將面臨下一個新技術替代的時間節點。”一家電池廠商人士向記者說道。

雖然PERC電池的生命週期還不會很快結束,但業內不少電池企業已經轉向其他新技術,例如,記者從愛旭股份瞭解到,公司2021年的新增電池產能將不再採用PERC技術,而是其他技術路線。關於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業內通常看好異質結、TOPCon等方向。

大硅片的應用推動了大功率組件不斷推陳出新,天合光能的規劃是,210mm大尺寸電池產能在2021年底佔比將達到70%左右,而這些電池產能必然用於製造更大功率的組件產品。隨着更高轉換效率、更大功率產品的面世,電池、組件環節可能會出現結構性的供需不平衡。

當然,組件環節會否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般的客戶爭奪戰同樣值得關注,因爲,按照行業統計,相較於2020年,2021年六大組件企業(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斯特、東方日升)的出貨目標基本呈現翻倍增長,六家企業合計總目標就已經超過了170GW。

硅料、玻璃仍顯緊缺

當然,整個光伏產業鏈中也有“異類”,硅片、電池、組件環節雖然大規模擴產,但仍可能受制於硅料與光伏玻璃等環節的供應不足。難道硅料與光伏玻璃製造商沒有擴產計劃嗎?實則不然,只不過由於擴產週期不同以及政策限制等因素,這兩個環節擴產進度相對較慢。

從硅料端來看,硅料供應商的擴產計劃一直存在,但由於硅料屬於化工產品,擴產週期相對較長、安全生產要求高。去年下半年以來,硅料供應緊缺的現象愈發突出,價格也從6萬元/噸的低點衝高至9萬元/噸以上,漲幅超過50%。

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獲得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硅料新增產能預計約爲8.78萬噸。硅業分會副祕書長馬海天向記者表示,在2021年光伏國內新增60GW裝機,全球新增160GW的前提條件下,硅料市場在上半年呈現階段性供應過剩,需求有望在2季度達到低點;不過,下半年市場會再次呈現供不應求,價格可能出現快速上漲。

在光伏玻璃環節,近期實際上是有不少擴產動作的,例如,去年末,中電彩虹投資106億元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項目簽約活動在江西省上饒市舉行,該項目計劃建設10座光伏玻璃爐及配套加工生產線,中電彩虹旗下彩虹新能源成爲該項目的實施單位。

福萊特也於近期決定投資約43.5億元,在鳳寧現代產業園建設5座日熔化量1200噸光伏組件玻璃項目,該項目預計2022年陸續投產,項目建成後預計形成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

除了福萊特、彩虹新能源等一衆老玩家,光伏玻璃市場也吸引了很多行業外的企業參與進來。例如福耀玻璃,公司在H股配售計劃中表示,一部分募集資金將用於擴大光伏玻璃市場,其他的新進入者還包括旗濱集團等。

從專業機構的最新報價來看,上週,3.2mm鍍膜光伏玻璃的均價爲43元/平方米,而2.0mm的均價爲34.5元/平方米,價格延續了去年末以來的高位運行態勢。這也就意味着,雖然大批項目計劃上馬,但短期光伏玻璃的供應仍然十分緊張。

記者從業內得到的反饋顯示,光伏玻璃供應緊張的狀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緩解,不過,屆時可能會出現結構性問題。一方面,匹配182、210等大尺寸組件的光伏玻璃仍有可能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在雙玻組件滲透率逐漸提升的背景下,2.0mm光伏玻璃可能出現緊缺情況。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