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濟南時報

  3月6日,中國足壇名宿遲尚斌去世,享年72歲。對於廣大球迷而言,這個名字有着不一樣的意義。

  在老一輩球迷心中,他是1980年世預賽上的中國隊長,雖然沒能進入世界盃的殿堂,但那是中國足球希望的啓蒙,人們曾以爲,中國足球距離世界盃,很近。

  在中生代球迷心中,遲尚斌更爲人知的身份是一名中國足球教練。作爲爲數不多的出國執教的中國教練,遲尚斌曾率領大阪鋼巴青年隊奪冠。執教大連萬達期間55場不敗的成就更是成爲中國足壇"檔案館"中難以複製的神蹟。當然,還有深圳時期的將帥失和,那句"天亮了"曾讓驕傲的他黯然神傷。

  在爲數不多的新生代球迷心中,這個名字則代表着過去與歷史。告別深圳之後,遲尚斌逐漸退出了舞臺,卸下一身重擔的他更多地出現在足球論壇的講臺之上。

  隨着他的離去,關於這位老一輩足球人的故事就此畫下了句號。在滿屏的網絡頁面中,遲尚斌的故事被一次又一次回憶,那年喊出"天亮了"的李毅如今也已人到中年,一句"遲指導,一路走好"是遲到多年的和解。

  也是在現在,回首往事的我們才發現,原來中國足球也曾那樣美好,原來這一個個遲暮的身影也曾有着鮮衣怒馬的傲氣英姿,只是當時已惘然。

  更爲深思的是,當你將中國足球的歷史與現在對比時會發現,遲尚斌的故事仍然有着深刻的現實意義。

  在實現55場不敗之前,遲尚斌接手球隊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並在執教之初便遭遇了兩連敗。此後,遲尚斌逐漸適應了球隊的環境,起用的孫繼海等年輕球員也迅速成長,中國足壇的一代王者就此誕生。

  對於國產教練而言,承擔的壓力要遠遠大於外籍同行,縱然有着過硬的實力,也需要堅持與耐心儘早地度過磨合期。

  深圳時期的遲尚斌便遭遇了這種痛苦,在奪得首屆中超冠軍之後,深圳隊的內部矛盾開始凸顯。頂替朱廣滬帥位的遲尚斌曾有着一腔抱負,但面對這山頭林立的現實環境與核心球員的過高"權力",這次的執教最終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恩怨。此外,伴隨這支球隊的投資人更迭也加劇了這種不穩定的局面,進而導致了最終的渙散,這難得不和當今的足壇很像嗎?

  毫無疑問,遲尚斌對於中國足球的貢獻足以被人銘記。只是,我們在紀念的同時更應該好好地深思,如何讓昨日不堪的往事不再重演。

  近兩年經歷的寒冬已讓中國足球面臨着極大的挑戰,或許一代人背影的遠去可以讓人們平復浮躁的心情,好好想想,中國足球究竟經歷了什麼?真正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幾天之前,同是老一代國足球員的沈祥福曾在球場上展現了精湛的技藝,在網友們的點贊中,有人稱讚其"寶刀未老",有人感慨"如今的球員有沒有這種水平"。

  江湖已不再是他們的江湖,這羣"老男孩"已經成爲了令人尊敬的前輩。年輕的人們曾因足球獲得了豐富的物質條件,現在,他們需要明白自己身上那份責任與使命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