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動力煤原主力2101合約於2020年12月11日創出777.2元/噸的新高後,新主力2105合約於2020年12月21日和2021年1月18日陸續創出730.4元/噸和738.2元/噸的新高,而在國家發改委、行業協會和大型煤企連續喊話、聯合倡議增產保供穩價和2020年12月12日以來全面(除澳洲)放開進口背景下,動力煤期現貨價格快速回落。截至2月8日,秦皇島港Q5500大卡動力煤下行至703元/噸、期貨主力合約下行至610.2元/噸。一季度的餘下時間,動力煤價格將如何演繹?市場參與者如何進行投資交易和風險規避?

政策層面引導

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做好2021年春節及“兩會”期間生活物資保供穩價和能源供應保障等工作,倡議煤企要增產增供穩價,並提出具體舉措。

1月19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組織國家能源、中煤、晉能控股、陝煤、伊泰等14家大型煤炭企業集團負責人蔘加視頻會議。明確了增產保供穩價的“一是全力增產增供、二是優先保障電力用戶需求、三是盡最大努力組織煤炭資源”的三項措施,並提出“加強長協合同履約雙向監管;加快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減緩淡旺季煤炭需求變動對煤炭市場的影響;建立進口配額與中長期合同兌現情況掛鉤機制;加快推進自律盟約、用戶評價等規範化的市場協調機制建設;繼續鼓勵煤電聯營”等五項舉措。增產保供穩價成爲當下行業發展的主題。

2020年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座談會,表示電廠可自由採購進口煤,並要求海關加快港口煤炭(不包括澳煤)通關,致使當月進口量激增,全年進口量超預期。2021年1—2月,進口煤集中通關,進口量勢必大幅增長。

煤企層面推動

首先,大型煤企倡議。1月2日,以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晉能控股集團等爲代表的七大煤企聯合發佈“保安全、保供應、穩煤價”聯合倡議書,並提出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大資源保障力度、保障供應質量、穩定煤炭價格、增加市場煤供應、做好煤炭保供應急預案等五項措施。

其次,煤企積極踐行增產保供穩價使命和責任擔當。國家能源集團明確提出“一堅決、三確保”的保供舉措和穩價措施,中煤集團提出保供讓利穩價的六大舉措,陝煤集團提出“三確保、四優先、一穩定”的具體增產保供穩價舉措。與此同時,煤企根據增產保供需求狀況,取消了春節放假,表示將根據具體情況有效組織生產。

最後,大型煤企取得了增產保供成效。2月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國家能源集團煤炭銷量、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7.8%和25.1%,鐵路運輸量、北方自有兩港煤炭出港量和船舶運輸量同比分別提升10.4%、13.9%和52.4%。煤炭、電力、運輸業等關鍵指標全部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全面完成1月的能源保供穩價任務。此外,中煤集團2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商品煤產量增長33%、貿易量增長58.5%,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自身存在回調需求

第一,年度長協價格持續上調。Q5500大卡動力煤年度長協價格1月和2月分別上調23元/噸和33元/噸,2月已經在614元/噸。長協定價機制在保供穩價和保民生方面起到了“壓艙石”的“兜底”作用。

第二,長協簽約創歷史紀錄。2020年12月末公佈的年度長協簽署規模達13.75億噸,而近期相關機構發佈的數據爲21億噸,加之煤電聯營和特高壓,市場上85%—90%的煤炭消費是在長協定價機制下執行的。

第三,市場表現積極有效。一是期現價格應聲回落,動力煤現貨價格已經由1月中旬的1150元/噸跌至目前的755元/噸,且有繼續下跌跡象,期貨主力2105合約從738元/噸跌至610元/噸;二是煤炭消費端85%—90%是以長協價格執行的,貿易端不足15%的市場份額主要是貿易商和遊資所爲,這也是煤炭價格市場化機制形成過程中的具體表現;三是期現嚴重背離,1月20日的基差爲369.5元/噸,在增產、擴大進口、保供、穩價的舉措下,迅速回歸至2月5日的98.1元/噸。

結合上述分析,預計動力煤現貨價格仍有較大的下跌空間,而期貨價格在進入570—600元/噸的藍色價格區間後將振盪運行,等待現貨價格的迴歸。

目前,現貨端以清庫存爲主、期貨端以做空爲主,煤炭生產企業和貿易商可以使用動力煤期貨和期權工具進行空頭套期保值。待動力煤期價進入藍色區間,伴隨着經濟的回暖,需求進一步增長,期價可能出現階段性寬幅波動,但期現嚴重背離格局將徹底改善,注意把握投資機會。(作者單位:英大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