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宇飛 魏薇

網友調侃稱,電影票太貴,以爲是坐在劉昊然大腿上看的。

整個春節假期,國內電影市場一片火熱,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牛年春節檔(2月11日至2月17日)票房達到78.45億元,近1.6億人次觀影,創春節檔票房新紀錄。

七天長假期間,在一些城市,電影票可謂一票難求,有消費者表示,爲了看上電影,提前兩天就購票,一些影院,即使到了深夜,放映廳依然坐滿觀衆。與此同時,票價上漲,成爲了觀衆吐槽最多的話題,貓眼專業版的數據也顯示,近幾年春節檔的電影票價出現逐步上漲態勢。

不過,中新經緯18日發現,隨着假期結束,有影院的電影票價已出現回落。

高票價遭吐槽 價格年年都上漲

假期一開始,多地電影院都出現了人頭攢動的場面。留在北京過年的劉同,本想在大年初二(2月13日)約朋友一起看電影《刺殺小說家》,但兩人在網上找遍東城、西城、朝陽、豐臺幾個區的電影院,都已經滿座,最終,他們定了大年初四(2月15日)的票。

一票難求之下,票價也水漲船高。劉同初三(2月14日)還去看了電影《你好,李煥英》,但當天下午搜索影院時發現,很多影院白天的票價都在90元甚至100元以上,即使是晚上10點、11點的場次,也都是這個價,且多數影院幾無餘座。

劉同覺得票價太貴,就買了第二天凌晨的票,票價68元。他說:“平時去的電影院,票價在30元-50元不等,春節檔漲了不少。凌晨來看電影,我還是頭一次。”

不少網友也在調侃電影票漲價。有網友發文稱:“唐探3(《唐人街探案3》)的票價高到我以爲坐在劉昊然腿上看呢。”

相較往年,電影票真的漲價了嗎?爲此,中新經緯選取了貓眼專業版上的數據,梳理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1年春節檔總票房前五的影片的綜合票價數據(注:由於疫情,2020年春節檔數據不具備參考價值)。

數據顯示,2017年春節檔期間,綜合票房前五的影片綜合票價分別爲39.5元、38.6元、35.5元、37.4元、35.2元;2018年分別爲40.0元、38.7元、41.8元、40.4元、36.9元;2019年分別爲47.6元、43.7元、43.5元、43.2元、41.5元;2021年分別爲49.4元、48.5元、50.4元、46.5元、47.5元。

再以當前票房最高的《唐人街探案3》爲例,2021年春節檔期間的綜合票價爲49.4元;《唐人街探案2》於2018年春節檔上映,是當年春節檔票房最高的影片,春節檔的綜合票價爲40.0元。

從以上數據可以大致看出,2017年-2021年的四年間,春節檔的電影票價出現了穩步上漲態勢。相較於2017年,今年春節檔受關注度較高影片的綜合票價大約上漲了10-15元。

將時間拉長的話,不少觀衆曾經趕上過低票價時代,9.9元、19.9元看一場電影,在數年前都較爲常見。對比當前的高票價,自然會覺得價格較高。

供求緊張推動票價上揚 當前已出現回落

哪些因素在助推票價上漲?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分析稱,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全民放假讓市場上的觀影需求暴增,票價上漲自然在所難免。於今年春節檔而言,“就地過年”使相當一部分觀衆都留在了一二線城市,進一步增加這些城市的觀影需求。

春秋時代影業董事長、出品人呂建民對中新經緯表示,今年春節檔的票價確實漲了。2020年上半年,影院基本沒有開業,後期又有上座率的上限要求,導致院線的經營壓力較大,因此,影院會選擇通過漲價的方式應對成本上升。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平日裏,觀衆們可能會選擇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到了過年,本着‘開心第一’的原則,很多人也接受突然增高的票價。”呂建民說。

北京環球藝動影城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騰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亦指出,電影票漲價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限制了上座率,必然要通過電影票的漲價來找平。

從事全國影院廣告運營的樂幕傳媒創始人趙海龍認爲,電影票價上漲,從電影《八佰》上映就開始了,只是春節檔的漲幅會高於平常。票價的漲與跌,與市場環境、影片質量、觀衆的觀影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如果只是影院和片方單方面提價,觀衆也不會買單。

春節假期結束後,電影票價是否會有所回落?一位觀衆告訴中新經緯,16日在北京某影院看的《唐人街探案3》,票價108元,到了18日,該影院同時段的票價降至69.9元。中新經緯在貓眼電影對比發現,在北京,此前春節假期動輒80元、100元的電影票價格已經下降至60元左右。在微博上,也有網友表示,18日的電影票價已經較春節期間有所下降。

付一夫認爲,在春節過後,電影票的價格會逐漸迴歸到往常的票價。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在春節後隨着電影票價格回落,會去電影院補看想觀看的影片。

而從長期看,呂建民指出,票價肯定還會漲,只是不會像春節檔漲得這麼厲害。在日常生活裏,電影只是柔性需求,過高的價格只會讓觀衆望而卻步,只有票價在平穩中適度上漲,觀衆纔會接受。如果出於短視的目的提價過高,反而會引發觀衆的逆反心理。

唐探三、李煥英成爲收割機 影視公司股價衝高回落

2月18日,A股迎來牛年首個交易日,受春節檔票房創新高影響,開盤後影視傳媒板塊全線高開,不過隨後出現衝高回落。

狂攬35.5億元票房的《唐人街探案3》,成爲今年春節檔票房的冠軍,該劇由萬達電影、中國電影和北京壹同出品。今日早盤,萬達電影一度漲近7.21%,午後由漲轉跌,截至收盤報22.02元/股,跌2.57%。中國電影早盤同樣跳空高開8.37%,之後股價回落,截至收盤報13.35元/股,漲1.52%。

作爲今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你好,李煥英》春節期間總票房達27億元,該劇的出品方包括北京文化、貓眼娛樂阿里影業、大碗娛樂等。北京文化全天一字板漲停,報收6.25元/股。在港股市場上市的阿里影業,早於2月16日開市當天大漲34.58%,17、18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回調,分別跌7.64%和9.77%。貓眼娛樂則連漲3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15%。

新時代證券研報認爲,在疫情管控限制上座率低於75%的背景下,2021年春節檔票房創下新高,充分說明消費者觀影需求旺盛,看好電影行業2021年隨疫情復甦迎來業績拐點。

“經過這次春節檔,院線已經基本上恢復過來,但是今年仍然不容樂觀。”朱騰稱,接下來將面臨片荒。

朱騰表示,儘管拍攝的影片數量並沒有大幅減少,但用心的、接地氣的影片不多,只有更多優質影片上映才能真正帶來影視行業的復甦。此外,他談道,由於國外疫情嚴重,很多電影不是推遲上映就是在流媒體上播放,因此也希望今年更多國外的優質電影能夠上映,避免口味單一給觀衆帶來審美疲勞。

華安證券研報也指出,《你好,李煥英》以優質口碑後來居上,凸顯了觀影市場“內容爲王”的長期邏輯。其認爲,短期來看,觀影市場在春節檔的強勢表現有望在節後延續,因此在2020年低基數的基礎上,電影板塊相關公司2021年業績確定性較強;長期來看,隨着疫情對電影板塊影響的持續放緩,對於電影板塊的關注點將集中於優質影片的供給以及影院競爭格局的改善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