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四國機制難成實質同盟

美日澳印四國外長18日舉行電話會議。據日本共同社消息,在此次會議中四國就強烈反對“中國試圖憑藉力量單方面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達成共識。對此,我們需要關心的是,究竟有沒有這種“共識”?如果有,它又意味着什麼?

按照一貫的說法,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旨在“維護開放自由的印太秩序特別是海洋秩序”,這一開始就包括對東海和南海局勢的共同關切。因此,即便“四方對話”就東海和南海問題上形成了某些共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四國對待東海、南海等涉華海洋問題的關切和政策並不相同。

美國在涉華海洋問題上的首要政策目標是,維繫對其有利的力量格局和主導地位。按照美國的邏輯,即便中國什麼都不做,但只要力量在發展,就會被視爲對其主導地位的挑戰。因此,美國在外交、法律、軍事和輿論等各方面極盡全力對中國進行打壓也就不足爲奇。美國每年派遣數千架次的偵察機和上百艘次的軍艦在中國周邊海域活動,同時還經常抱怨和指責“中國試圖將美國力量趕出東亞海域”,對中國偶爾在關島和夏威夷附近海域的正常軍事活動卻大肆炒作。

日本與中國在釣魚島和東海劃界等問題上存在爭議,因此樂於拉攏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等非爭端方爲自己“站臺”,特別是在中國海上實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日本結成“海上對華統一陣線”的衝動就更爲強烈。這也是爲何在此次“四方對話”後,日方積極披露所謂“共識”的原因。近年來,日本還加大了對南海事務的關注和介入,甚至在南海保持着常態化的軍事存在。

澳大利亞一向自詡爲亞太地區的“副警長”,對包括東海和南海在內的亞太事務都負有責任,在涉華海洋問題上,與美亦步亦趨。其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亞自建國以來就有遠交近攻的傳統,不信任亞洲的任何大國,且帶有西方式的傲慢。

印度是世界上對海洋自由限制最多的國家之一,由於美國的“印太戰略”將其推到重要位置,所以近年來也有對相關海域問題發聲,但調子與美日澳三國相比更低一些。

因此,儘管四國經常稱要在印太地區“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也有一些泛泛的共識,他們的目標、能力和決心卻是完全不同的。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且有意願在海上遏制中國的力量,日本在東海對中國構成了強大的挑戰,澳大利亞主要是敲敲邊鼓、湊湊熱鬧、表現存在,而印度對南海和東海等問題的介入主要侷限在外交和輿論層面。目前四國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的協同也停留在外交和輿論層面,短期內形成實質性同盟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與實質性動作相比,外交表態的成本相對低廉。

中方需要高度重視“四國”的聯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反制和應對,但也不必過度焦慮和緊張。中國建設海洋強國面臨的國際安全形勢是嚴峻的,四國機制無疑加重了這種挑戰,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已非百年前的世界。(作者是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