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輝最新演講:比特幣未來出現10萬的價格也不奇怪,抱團情緒讓一些股票跌出了安全邊際,上半年是很好的佈局窗口

“隨着美國大選的落幕,拜登代表的建制派精英的重新執政,接下來用拜登的話講,越來越大、一輪又一輪,更大規模的印鈔驅動的經濟刺激可能接踵而至。”

“直接對標美國印鈔的比特幣,從2萬(開始),現在最高的時候都到了56000、 57000。雖然最近肯定是有波動,按這個趨勢來講,未來出現10萬的價格,可能也不是太奇怪的事。”

“代表成長科技的股票在抱團後期的極端情緒推動下面,確實受到一定的壓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撤,這也是我們眼見的市場結構的分化。這種市場極端的抱團情緒,也給科技成長、新興產業的很多的股票,跌出了一個足夠的安全邊際,在上半年這個時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佈局窗口。”

“我個人是堅定地相信,經過持續的努力,中國在今年年中偏後一點的時期,一定能夠取得這一場反通貨膨脹的決定性勝。”

“今年的上半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佈局時間窗口,到年中,隨着預期的切換,反通貨膨脹的各種措施逐漸開始顯現它的成果。”

“過去一年股票型基金就翻了一倍到了6萬億以上,今年開年第一個月就是基金大賣4300億,趨勢已經形成,而且這個趨勢非常明顯。老百姓家庭存款搬家,儲蓄轉移,這個趨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改變力量。”

以上,是天風證券特邀經濟學家劉煜輝和華夏基金基金經理周克平,昨天(22日)在華夏基金主辦的線上路演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劉煜輝談到了近期大宗商品的瘋狂上漲,認爲全球通貨膨脹是我們當下面臨的巨大挑戰。

但他也認爲,在今年年中偏後一點的時期,中國一定能夠取得反通貨膨脹的決定性勝利。

與此同時,市場極端的抱團情緒給很多股票,跌出了一個足夠的安全邊際,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半年將是一個很好的佈局窗口。

聰投整理了演講和問答全文,分享給大家。

更大規模的經濟刺激可能接踵而至

過完年之後的三個交易日,大家陸續看到了久違的大波動,釋放的有點突如其來,我們交易者在心理上面一時可能還沒緩過勁來。

當然波動都離不開宏觀面,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宏觀的大背景確實相對來說比較特殊。

特殊在哪個地方?中央的定位叫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迎來了一個G2兩極爭霸的歷史時間窗口,我們也迴避不了。

過去傳統的、經典的、基於全球化的、支撐整個全球過去半個世紀經濟增長的離岸美元信用,經過這次新冠疫情衝擊之後,確實出現了顛覆性的大變化。就是MMT,美國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或者叫財政和貨幣的合流,變成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新冠疫情的衝擊,對於美國來講也不完全是輸家,至少從事後的結果看,通過百年未遇的大沖擊,美國毫無政治摩擦、毫無政治障礙的推出了過去只在教科書上、在理論中間探討的現代貨幣理論,

財政赤字貨幣化變成一個巨大的而且執行效率很果決的政治操作,從根本上顛覆了過去全球化體系下面的美元供給機制,所形成的離岸美元信用流。

疫情衝擊之後,去年美國M2的增長是大概3.6、3.7萬億,其中3.2萬億是美聯儲的印鈔,美聯儲的表從2019年大概3.8萬億的低位,迅速提高到7萬億之上;

雖然穩定了一段時間,但隨着美國大選的落幕,拜登代表的建制派精英的重新執政,接下來用拜登的話講,越來越大、一輪又一輪,更大規模的印鈔驅動的經濟刺激可能接踵而至。

比特幣未來漲到10萬可能也不是太奇怪

中國對沖通脹的壓力非常大

去年11月30號,拜登勝選之後任命的第一個經濟內閣閣員,就是那個白髮老太太耶倫。

曾經的量寬央媽,這一回是做到了財長的位置上,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告訴全球,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合流的;

所以10月30號耶倫被任命之後,全球的資本心領神會,掀起了一輪非常明顯的risk on。

最明顯的表現是在資源、大宗商品的市場上面,從去年11月30號迄今,最近進入一個加速的態勢,銅都上了9000,11月30號那時候是7000,(漲了)小30%;

比特幣更是離譜,直接對標美國印鈔的比特幣,從2萬(開始),現在最高的時候都到了56,000、 57,000。雖然最近肯定是有波動,按這個趨勢來講,未來出現10萬的價格,可能也不是太奇怪的事。

油現在已經突破60了,其他的各種基礎金屬,包括非金屬、石油的能化產業鏈,各種工業品輪番上漲,而且漲勢非常的兇猛。

這個背景是非常特殊的,同時又疊加了新冠疫情自然災害的巨大沖擊,中國之外的經濟體基本上是經濟停擺的態勢,疫苗的投放開始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從目前的疫情發展態勢來講,壓倒性勝利的拐點已經到來;

你可以看到各種疫情分析的邊際數據,意味着接下來中國以外的全球主要的經濟體,它的生產和生活的快速復原,對於全球金融市場來講,預期情緒上升的非常快,市場增長的預期非常濃厚。

兩個效應疊加在一起,所以全球通貨膨脹的上升勢頭,確實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巨大客觀存在。對於中國來講,對沖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我們可以觀察到,決策層從去年7月份就開始做對沖通貨膨脹的準備。

去年7月份以後,宏觀政策的靶向非常明確地指向對沖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壓力,包括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的資本擴張、剛性兌付,就是地方政府的龐氏債務,不斷打破剛兌,這個趨勢的指向都是非常明確的,都是對沖經濟中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的壓力。

中國的金融週期頂部已經出來

市場抱團情緒給很多股票跌出了安全邊際

所以中國的金融週期在去年的下半年,頂部已經做出來,開始出現了下行,我們在持續的金融數據觀察中間都能夠看到相應的結果。

社融從我們的高位13.8的一個擴張的速度,現在已經降到13以下了。M2從去年年中的11.1的高位,現在已經回了10附近,趨勢來講,馬上也要回到10以內,往9去迴歸。

對股票市場來講,對沖通貨膨脹的金融條件,既形成了股票市場確定性溢價,用市場化的語言,就是出現大家對確定性溢價的瘋狂追逐,所謂基金抱團或者資產抱團的現象。

同時也看到,代表成長科技的股票在抱團後期的極端情緒推動下面,確實受到一定的壓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撤,這也是我們眼見的市場結構的分化。

這種市場極端的抱團情緒,確實也給科技成長、新興產業的很多的股票,跌出了一個足夠的安全邊際,在上半年這個時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佈局窗口,

很多股票在最近的非理性情緒的分化的推動下,出現了很多非理性的殺跌,安全邊際確實跌出來了。

比方說信創、生命科學,很多股票的邊際確實也跌出來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佈局窗口。

中國在今年年中偏後一點的時期

一定能夠取得反通貨膨脹的決定性勝利

上半年是一個很好的佈局窗口

後期我們密切關注宏觀時鐘的邊際變動,因爲今年宏觀面的主題,它面對的就是一個通貨膨脹和反通貨膨脹的博弈的過程。

我個人是堅定地相信,經過持續的努力,中國在今年年中偏後一點的時期,一定能夠取得這一場反通貨膨脹的決定性勝利,能夠看到一個反通貨膨脹的預期,一個壓倒性優勢的到來。

今年上半年我們可能還要經歷通貨膨脹上升趨勢的考驗和挑戰,但是經過我們的努力,在今年的年中,下半年稍微偏後一點,我們能夠看到拐點。

這個拐點就是宏觀時鐘的邊際變化,也爲我們的股票市場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在反映國家產業趨勢、經濟轉型、科技自立、新興產業這方面的股票和賽道上的資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宏觀時鐘的機會。

今年的上半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佈局時間窗口,到年中,隨着預期的切換,反通貨膨脹的各種措施逐漸開始顯現它的成果。

市場開始對於戰勝通貨膨脹給予足夠信任的時候,隨着市場利率的資金壓力下行,對於科技成長這一類的賽道和資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投資窗口。

問答環節

老百姓家庭資產逐漸向股票市場轉移

這個趨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改變力量

問:最近買基金的投資者越來越多了,前段時間騰訊和中國社科院做了一些調查,當前基金投資工具已經成爲人們年終獎、投資理財公司的首選,怎麼看待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機構化趨勢?

劉煜輝:這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

我們正在驅動金融結構的變遷,

從過去以商業銀行爲主體的間接融資體系、債務擴張型的金融系統,向以資本市場爲主體,五大要素市場樞紐的結構變遷。這個背景必然帶來家庭財富結構巨大的邊際改變力量。

家裏每年的新增收入,從過去的房子,剛性兌付的各種金融理財產品,逐漸向資本市場,向股票市場轉移。這種轉移必然是要通過專業的機構投資人,以及財富管理機構來轉化。

經過2019年偉大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之後,今天的資本市場確實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從過去交易行爲特徵相對比較狹小、深度廣度都相對比較狹小,轉向今天深度和廣度極大拓展的,像一個巨大海洋的資本市場,特別是對老百姓來講,它有財富儲值功能的形態變化。

今天的市場有4000多家股票,而且容納吸收了中國經濟轉型後,新經濟,新商業模式,新技術迭代的巨大力量,這樣一個專業複雜化的市場,它一定是專業的投資人去幹專業的事情。

過去散戶投資人爲主體的投資結構,顯然不能適應這個巨大市場複雜系統的變化。所以通過專業型的財富管理機構,把儲蓄轉化爲新型資本,這也是中國金融改革頂層設計非常關鍵的一環,這種變化是必然的,也是持續的。

過去我們搞了10多年,股票基金最高的時候才搞到3萬億,2015年的時候還是全民炒股、融資炒股泡沫的股市,才搞到3萬億,後來泡沫破裂了以後,一度還萎縮到2.5萬億以下。

過去一年股票型基金就翻了一倍到了6萬億以上,今年開年第一個月就是基金大賣4300億,趨勢已經形成,而且這個趨勢非常明顯。

老百姓家庭存款搬家,儲蓄轉移,這個趨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改變力量。這個我們看得很清楚。

新能源是經濟發展內生的需求

是一個30年、40年甚至50年的大趨勢

問:如何看待新能源行業2020年整體爆發的邏輯?對於新能源來說,這會是一個長期趨勢嗎?2021年我們還可以緊盯着這個行業不放嗎?

周克平:這個行業我們研究蠻久了,持續跟蹤了多年,它發生了一個比較大的變化。

在去年下半年,碳中和這個理念開始顯得非常的重要,爲什麼?

我們做投資講的是一個可持續發展。

之前大家覺得新能源這個行業是靠政策、靠補貼驅動的,但去年開始這個行業進入了一個拐點,背後根本原因是整個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太低,這個東西不是看氣候變化什麼的,這是一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整個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太低。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能源結構經歷了幾次轉變,每一次都是人類能源效率的提升。

整個地球上的能源都來自於太陽,人類最早是燒木頭,後面是化石能源,再後面就是以煤炭和石油爲代表的化石能源。

從煤炭和石油的來源來看,這個轉換效率實在是太低了,需要上萬年的時間。

我們過去只是把之前存在裏面的挖出來而已,是一個不斷消耗存量的過程。如果未來人類要可持續發展,我們對能源的消耗是越來越多的,不管是未來新的交通工具,還是使用的產品也好,對能源的使用都是越來越多的,化石能源這種轉化效率可能就不夠。

所以要可持續發展,我們一定要獲得更好獲取太陽能的方式,

這裏面光伏顯然是直接獲取太陽能最便捷的方式,我們燃燒化石能源最後也要變成動能,這裏面經過的損耗是非常多的,而電能是更加直接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能源其實不是補貼,也不是政策,也不是綠色環保的追求,而是整個經濟發展內生的需求。

也就是說,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定要開拓更加高效利用太陽能的方式,而這裏面,光伏和電動車其實是更高效地利用能源。

這個趨勢基本上已經確立了,我們現在來看新能源,就跟我們1920年去看石油一是樣的。這可能是一個30年,40年甚至50年的大趨勢,而且纔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