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今年央企增速目標,國企“十四五”規劃思路曝光…債務違約也有提及

看重點:

    全文|國資委:確保今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70%以上

國資委主任郝鵬:“十四五”期間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央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正制定中央企業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指導意見

國資委主任郝鵬:三部委將共建國有企業債券風險預測預警工作機制

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加快國有資本的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國資委:國企在保值增值、經濟效益等方面明顯提升

國務院國資委:正研究制定地方國企債務風險管控意見

國資委:今年中央企業的目標是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率

國資委:若考慮主動降價因素 央企去年淨利潤增速應超兩位數

國資委:央企已劃轉1.21萬億元國資充實社保基金

國資委:近期國企債券違約比例有所上升 但違約風險總體可控

國資委:確保今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70%以上

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嚴控新增個人代持境外國有產權

如何看待地方國企債券違約?國資委回應

2月23日,國新辦舉行國企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在會上介紹,國資委今年提出中央企業的經營目標是要推動中央企業淨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都要有明顯提高,同時還要保持資產負債率的穩健可控。

本次發佈會還回應了地方國企債務違約、國資國企“十四五”戰略規劃編制進展等廣受關注的問題。據透露,近期正在研究制定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國資委23日發佈數據顯示,中央企業率先完成向社保基金劃轉國有股權任務,截至2020年底劃轉國有資本1.21萬億元。

談地方國企債務違約:正研究制定加強風險管控工作指導意見

國務院國資委祕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個別地方國企發生債務違約,既有疫情衝擊、市場波動的外部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內部因素,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近期,在國務院金融委的領導下和相關部門指導下,地方黨委政府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化解債務風險,已經取得積極成效。”彭華崗表示。

彭華崗強調,中央企業的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在控。多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始終把防風險作爲企業經營發展的一條底線,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和工作體系。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爲64.5%,是一個比較健康安全的水平。

彭華崗表示,將繼續督促指導企業加強債務風險的防控。“點面結合、長短結合、防禁結合”,突出一個“嚴”字。嚴管高風險企業,對於負債率過高、流動性緊張的企業納入重點管控名單,實施特別監管。嚴禁企業超越財務承受能力盲目舉債投資。嚴禁高風險業務,對開展融資性貿易的露頭就打、嚴肅問責,全面清理“空轉”“走單”貿易業務。

對於地方國有企業,國務院國資委將落實金融委會議要求,會同人民銀行、證監會共同建立國有企業債券風險預測預警工作機制。近期,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郝鵬補充說,國務院國資委落實國務院金融委的要求,前期專門約談了部分省級國資委,對穩妥化解地方國企債券違約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近期還將聯合人民銀行、證監會專門召開防範地方國企債券違約風險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

郝鵬也強調,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發債企業及其股東、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各類市場主體都必須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企業要加強風險防範,提高經營水平。投資者也要提高風險意識,深入瞭解發債人的實際經營情況,理性作出決策,這樣才能整體上有效防範債務風險發生。

談國資國企“十四五”規劃:要實現“五個新”和“一個總目標”

據統計,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去年底資產總額達到218.3萬億元,2020年的營業收入59.5萬億元、利潤總額達到了3.5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分別是12.7%、7.4%、10.7%。“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量”上有顯著增長、“質”上有明顯改善、發揮作用的效果更加凸顯。

郝鵬透露,中央企業、國資系統監管企業正在編制“十四五”規劃,將在全國兩會通過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後,進一步確定中央企業和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的有關增長指標。

郝鵬表示,總的考慮,在量增長的同時更好實現質的提高,關鍵是要促進高質量發展,努力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具體來講,“十四五”要實現“五個新”和“一個總目標”。

“五個新”,一是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在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中央企業規模實力的持續增長。二是科技自立自強展現新作爲,“十四五”期間中央企業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發揮好中央企業的引領作用。三是佈局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推動中央企業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地位更加鞏固,在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加大布局力度。四是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努力實現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加靈活高效,管資本爲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更加健全。五是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這“五個新”最終要落實到一個總目標,就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強、優、大”的標誌性成果是在“十四五”期間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

郝鵬表示,“十四五”時期,國資委將更加突出主業、實業和核心競爭力的標準,更好推動重組、整合、調整、優化,加快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幹企業,使中央企業真正成爲主責主業突出、功能作用顯著、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隊。

談今年央企任務目標:淨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增速

具體到今年,郝鵬表示,我們提出‘兩利四率’目標,主要是引導企業更加突出主責主業,聚焦提質增效、聚焦改革創新,確保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圍繞這樣一個目標,今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全面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好中央企業的帶動和牽引作用。二是要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確保取得更多突破性、標誌性成果。三是要抓緊抓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確保今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70%以上。四是要積極推進提質增效升級版,爲“六穩”“六保”作出更大貢獻。五是加快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六是切實防範好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七是進一步提高國資監管效能,積極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八是服務支撐好國家重大戰略,帶頭履行好政治責任、社會責任。

郝鵬表示,完成上述這些目標和任務,最重要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我們將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組織做好黨史學習教育,並實施好“中央企業黨建創新拓展年”專項行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據郝鵬介紹,國務院國資委今年提出了中央企業的經營目標是要推動中央企業淨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都要有明顯提高,同時還要保持資產負債率的穩健可控。

談三年行動今年的具體任務:有三個方面

2021年還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

郝鵬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抓住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點,把握好“一個抓手、四個切口”,緊盯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三個明顯成效”的目標,緊盯重點難點問題發力攻堅,力爭今年年底實現國企三年攻堅任務的70%,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決定性成效。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

在完善治理、健全體制上,堅持放活與管好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授權放權,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改革,推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專業化監管,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在優化佈局、狠抓創新上,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佈局力度,加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持續推動非主業、非優勢“兩非”和低效、無效資產“兩資”的退出。加大激勵創新力度,在關鍵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在激發活力、提高效率上,深化公益類業務的分類覈算和分類考覈,全面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加強關鍵核心人才中長期激勵機制建設,用好股權期權分紅及跟投等政策工具,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關鍵人才選人用人和薪酬激勵機制制度。積極促進混合所有制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探索實施差異化管控,推動企業主體更具活力。

郝鵬強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可衡量、可考覈、可檢驗、要辦事的,我們將更加註重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更加註重基層創新、示範帶動,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落實。

談國有企業重組: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等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先後完成了12組24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新組建和接收了5家企業,中央企業的數量和“十二五”末比,從“十二五”末的106家調整到目前的97家。

彭華崗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中央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採取重組整合等多種途徑,加快國有資本的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將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幹網絡、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衝擊能力。推動創新資源的整合協同,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切實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形成資源合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