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豪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道 | 公衆號 QbitAI

只需動動手,就能「掌」控一切?

Facebook最近公佈的腕帶式的AR傳感器,讓你在虛擬世界get緋紅女巫同款技能。

這一設備由Facebook的AR/VR研究部門——Facebook Reality Labs(FRL)研發,佩戴者可以通過手腕上的電運動神經信號,以手指動作控制AR眼鏡

就連被稱爲卷積網絡之父的圖靈獎獲得者、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也爲之點贊。

功能不斷升級

那麼,它能用來做什麼呢?

據官方介紹,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坐着,把手放在身前、兩側或是口袋裏,都可以通過腕帶實現操控。

最初,腕帶只能通過拇指與食指的捏、放手勢,實現簡單的單擊操作。而後,又添加了更爲豐富的控制功能,比如可以觸摸和移動虛擬對象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還在進一步探索,力圖開發在桌子或膝上高速打字的功能,甚至實現比使用鍵盤更快的打字速度。

與物理鍵盤相比,虛擬鍵盤不僅可以隨時使用,而且能夠隨着時間推移,學習和適應每個人不同的打字風格,併產生適應性的變化,實現更快的打字速度。

FRL團隊在個性化模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使適應個人風格的鍵盤模型的訓練時間得以減少。

不僅如此,FRL研究科學主管Hrvoje Benko表示:

“我們相信,可穿戴的腕帶設備可以爲AR眼鏡,提供超低摩擦、隨時可用的輸入,但它們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就像鼠標是用戶界面的一部分一樣,需要在意圖預測和用戶建模方面爲他們提供幫助,以實時適應用戶以及特定的環境。”

因此,FRL團隊近期正致力於,探索適應特定環境的自適應界面,實現“智能點擊”

也就是,無需用戶移動視線、瀏覽菜單,系統通過在不同環境中預測用戶意圖,主動提供自適應界面,而用戶只需輕量級的反饋,就可以進行控制。

FRL研究科學經理Tanya Jonker也補充道:

“系統會學習有用戶位置和關鍵對象的信息,例如跑鞋或活動識別,根據用戶過去的行爲預測意圖比如,往常你穿着某一雙鞋出門時,通常會啓動音樂程序。那麼當你再次穿上它出門,系統認爲你最有可能想要收聽音樂,於是顯示屏上會出現‘是否播放音樂?’選項,用戶使用簡單的手勢確認或更改建議即可。”

利用這些微手勢,用戶無需停止正在做的事,或是爲其分心,從而節省了時間。

Facebook官方介紹中也提到,實現這一功能,需要應用機器學習、人機交互、用戶界面設計等技術,目前仍存在許多技術挑戰。

雖然利用超低摩擦的輸入方式,能夠實現與自適應界面的交互,但是要想對虛擬物體有所感知,還需要觸覺技術

對此,FRL研究科學總監Sean Keller表示:

“人們從出生時的第一次抓握,直到靈巧地操作物體和在鍵盤上打字,手和手指會擁有非常豐富的反饋。我們利用觸覺信號來了解世界,觸覺使我們能夠使用工具和精細控制。從使用手術刀的外科醫生到感覺到琴鍵邊緣的鋼琴演奏家,這一切都取決於觸覺。”

利用腕帶,用戶無需進行查看,就能夠通過觸覺作出識別,並進行決策。比如:

虛擬弓箭就利用腕部的觸覺,使佩戴者有近似拉弓的感覺,從而知道自己是否做對了動作;

根據用戶設置,收到緊急郵件時,手環能發出比收到普通郵件更爲強烈的震動;

當有電話呼入時,通過不同的觸覺反饋,用戶即可得知對方的身份。

甚至,研究人員還補充說:“觸覺還能夠傳達不同的情感,這可能是改善社交溝通的一種新的方式。”

目前,Facebook團隊正在構建研究原型,包括擁有8個氣動波紋管的Bellowband,以及使用了6個震動觸動器和新穎的手腕擠壓機制的Tasbi,以進一步探索的觸覺反饋的類型。

利用EMG技術實現控制

這些功能,都是依賴EMG(肌電圖)技術實現的。

EMG技術,就是使用傳感器,將通過手腕傳到手部的電運動神經信號,轉化爲數字指令。用戶可以用這些指令來控制設備的功能,這種控制程度是高度個性化的,可以用於多種情況。

據Facebook介紹,通過手腕發出的信號非常清晰,哪怕是一毫米的手指運動,EMG也可以感知,因此可以毫不費力地輸入。甚至在未來,連移動手指的意圖也可能感知到。

現任神經運動接口主管的Thomas Reardon表示:

“我們要做的神經界面,就是讓用戶利用周圍神經系統的輸出,特別是腦外神經,激活手和手指肌肉的動作,來直接控制機器。”

爲什麼要選擇手腕?

FRL團隊對此作了解釋:

手是人們接觸世界的重要身體部分,戴在手腕上能夠利用手部豐富的控制功能,實現更好的交互功能。

與語音控制相比,穿戴設備更便於在公共場合使用;

類似手錶的設計使其能夠用於日常生活和社交環境;

並且,手腕位置也適合舒適地佩戴一整天;

而設計成一款單獨的設備,能夠實現更便捷的應用,無需通過手機或是其他設備控制;

置於手腕的可穿戴設備還可以輕鬆地作爲計算、電池和天線的平臺,同時支持多種傳感器。

網友關注

這項獲得LeCun點讚的技術,自然也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不少網友爲此感到驚喜:

“這是實際的延遲效果嗎?看起來很棒。”

還有一些網友,對這項技術的應用提出了設想:

“這可以讓失去手的人,仍然能依靠神經來模擬手勢,不是嗎?”

“毫無疑問,這可以用於連接假肢,並且推進恢復和學習過程。”

不過,有人提出了質疑:

“什麼?這不是很多年以前的MYO手環嗎?”

事實上,這款基於EMG技術的腕帶的雛形MYO,最初由AR眼鏡公司North的前身Thalmic Labs開發,而後其專利被初創公司CTRL-labs收購。

2019年,Facebook斥資數億美元收購了CTRL-labs,原研究團隊也隨之加入FRL。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對此感到欣喜:

“早在幾年前,當我第一次閱讀有關Myo的文章時,我就想知道它對於VR的潛力。很高興它取得現在的成果。”

這款手環主要用於配合Facebook正在研發的AR眼鏡使用,上市時間尚未公佈。

參考鏈接:[1]https://tech.fb.com/inside-facebook-reality-labs-wrist-based-interaction-for-the-next-computing-platform/[2]https://twitter.com/schrep/status/13725689947381800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