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內車市從增量市場逐漸向存量市場轉變,車企之間的“廝殺”更加激烈。市場更是不斷爆發價格戰,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的“底線”也是一再下探,導致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也被極度壓縮。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自主品牌無法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然而在最新出爐的2月汽車廠商排名中,自主品牌卻異常堅挺。

長安、吉利、長城挺進前六

事實上,入圍2月銷量前十的車企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順序往前移了不少。

在以前,排在國內銷量前三的車企基本都是南北大衆以及上汽通用,沒想到此次長安居然“殺”進了前三。具體來看,長安汽車在2月份超過了上汽通用位居廠商排名TOP3,累計銷量達到了9.7萬輛,同比暴增699.5%,也是自主品牌中的第一名。

除了長安汽車之外,吉利與長城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數據顯示,吉利汽車以月銷7.0萬輛的成績排在了第五位,同比增長了276.1%;而長城汽車以月銷6.8萬輛的成績排在了第六位,同比暴增了1085.2%。

多個爆款車型的加持

近幾年,長安、吉利、長城憑着新車的不斷髮售,走在了國產車企的前列,有了好的產品力和好的口碑,銷量數據自然也越來越好看了。

自從2019年下半年以來,長安汽車的發展可以說尤爲“熱血”。這得益於其過去一年對產品的更新,其中,長安CS75系列、長安CS35系列、長安逸動系列等主力車型,月銷基本都能突破1萬輛,而後推出的UNI-T也是驚豔了不少人。正是各種“爆款”車型的推進,才能讓長安汽車在這兩年來快速回暖。

而吉利汽車的表現算是一直很優異,即使之前在寒冬車市中也未曾掉隊,今年2月份的排名也是穩居第五,這些自然也是離不開帝豪家族、博越家族的熱銷。而且吉利在去年推出了星瑞車型,再加上年內的星越L,今年的銷量值得期待。

作爲這三個品牌中唯一一個沒有發展轎車的車企,長城能賣出6.8萬輛的成績讓人佩服。在SUV領域,長城目前取得的成就確實難以匹敵,光是哈弗H6這一款車就足夠讓多少人“眼紅”,而哈弗M6、哈弗F7、哈弗大狗等車型的持續熱銷更是讓長城的銷量更上一層樓。值得一提的是,年內長城還會推出WEY摩卡、WEY瑪奇朵、哈弗赤兔等車型,或許會進一步提振銷量。

不可同日耳語的自主品牌

曾幾何時,消費者買車都更傾向於選擇合資品牌,但如今自主品牌確實增長迅猛。

說到底,還是自身的產品實力越來越強。由於起步晚,自主品牌一直以來只能靠更高的性價比,去合資車型的虎口下奪食。因此在配置方面,一直都給得很高,諸如車聯網、智能語音系統、安全駕駛輔助系統,都是國產車的強項。比如長安CS75 PLUS的APA5.0自動泊車出來的時候就很驚豔,再如比亞迪宋中控上的大屏更是集成了衆多車聯網配置,這些在合資SUV上是很少能夠看到的。而在安全方面,自主品牌也並不弱,像是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長安CS75PLUS成績就特別優秀,比不少合資車要好得多。

當然,車企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核心零部件之間的競爭,在這方面自主品牌還是欠缺了不少。不過如今在技術層面,自主品牌同樣正在努力,前不久比亞迪的超級混動就引起了高度關注,低至3.8L/100km的革命性油耗,滿油滿電狀態下超一千公里的行駛里程,比亞迪似乎正在攻破混動的技術壁壘。

毫無疑問,自主品牌不可同日而語。儘管大家之間的差距還在,但這並不意味着國產車的品質就很差。所以在選購時,我們真的沒有必要一味迷信合資。

小編語

逐漸強大起來的自主品牌,無疑還是在汽車變革中結合消費者需求不斷推出新產品,才能慢慢收穫更多人的喜歡。不過從汽車市場未來發展來看,自主品牌還是要抓住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機遇才能不被市場淘汰,取得長足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