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基金消費梁皓急功近利或埋隱患,雙擎領航首秀砸鍋再發均衡成長

來源:全球財說

作者:齊向陽

衆所周知,春節後股市大幅回調,原本已達沸點的新基金髮行迅速冷卻,即便是明星基金經理掛帥也很難保證一日售謦,啓動末日比例配售也更是成爲短期內不可能出現的場景。

華商基金梁皓恰好在發行變局下再次披掛上陣。

公開數據表明,2020年11月23日梁皓管理的新基金華商雙擎領航正式成立,或許與他去年業績優異直接相關,這隻基金在2020年底的規模還有39.60億元。

但在這輪暴風驟雨式的回調中,華商雙擎領航也被打擊得傷痕累累,最新的淨值增長率約爲-11.39%。

不過,首秀失敗並不影響基金新發,3月22日,梁皓所管理的另一隻新基金華商均衡成長開始募集,2只基金間隔僅僅三個月。

業績持續性有待檢驗

基金經理梁皓快速上量問題顯現

從李雙全到周海棟、鄧默,再到童立、梁皓,華商基金的權益類基金經理似乎總有新人湧現。

可惜,他們的業績保險期總是相對短暫,很難保持較長時間的業績穩定,因此也難以讓投資者印象深刻。

2020年冒尖的梁皓似乎也逃不脫這樣的宿命。

數據表明,任職僅3年半的梁皓2020年業績優異。比如他所管理的華商萬衆創新,全年淨值增長率超過115%,同時所管理的華商創新成長和華商鑫安靈活年度回報也實現翻番。

原因爲何?抱團熱門賽道是他能取得短期成功的重要因素。

從十大重倉股看,基本以白酒、醫藥生物和新能源爲主。但是,隨着公募屢試不爽的抱團思路遭遇挫折,多位爆款基金經理產品業績大幅回撤,嚴格意義上還算不上爆款基金經理的梁皓,雖然“跟風”未出名,但崩塌時卻沒能倖免。

截至3月19日,上述3只基金2021年的淨值增長率均爲負數,分別下跌7.61%、7.31%、6.55%,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均較爲靠後。

不可思議的是,2020年11月才成立的華商雙擎領航,該基金成爲他在管產品中業績最差的一隻。

最新數據顯示,這隻基金年內淨值跌幅約爲11.39%。由於一季報還沒到披露時間,因此無法看到最新持倉。但很有可能的是,基金經理梁皓快速建倉抱團熱門賽道,節後又未能及時調倉,導致被動。

在如此背景下,華商基金讓其集中精力管好現有的4只產品或許纔是明智之舉。

遺憾的是,梁皓再次親自出馬發行新基金,這隻名爲華商均衡成長的基金也讓他成爲公司一拖五的基金經理。

梁皓近期曾公開表示:“優選有長遠發展前景、成長性好、有核心壁壘的企業進行配置。雖然前期漲幅較大,但長期來看,一些行業與公司仍然具有創造良好回報的潛力,例如醫藥領域中的CXO、疫苗等子行業、新能源中的光伏與新能源車、以及食品飲料中的一些公司。”

只是這樣堅定抱團持有熱門賽道的思路,很有可能會讓梁皓的產品在近一兩年的短期內難有起色。

權益類基金經理均有不同問題

李雙全、童立全部產品今年“浮虧”

華商基金中遭遇尷尬局面的權益類基金經理,除了梁皓外,還有李雙全和童立。

數據表明,李雙全目前管理5只基金,童立管理5只基金。2021年年初以來,二人所管的10只產品年內淨值增長率全部爲負,同時李、童二人各有4只產品目前的淨值增長率跌幅已經超過10%。

首先看看從業時間更長的李雙全。華商龍頭優勢混合是他今年虧損最爲嚴重的一隻產品,年內淨值跌幅已達13.64%。

基金四季報顯示,李雙全持有的主要是券商類股票,具體包括中信證券、東方財富、國金證券、東方證券,幾乎佔據十大重倉股中一半席位。

券商股雖然時斷時續在二級市場有所表現,若和抱團的熱門行業相比,仍然不是機構青睞的主要對象。另外,寧德時代、杉杉股份等新能源重倉股出現大幅回調,也對基金淨值起到巨大殺傷力。

再看從業時間稍短的童立,其所打理的華商科技創新是2021年表現最差的一隻基金。

基金四季報顯示,《全球財說》發現基金經理童立劍走偏鋒,於四季度挖掘了多隻偏軍工類股票,這種思路在內地公募基金中較爲少見,比如中航沈飛航發動力西部超導等。

可惜軍工類股票整體在近60日的漲幅中表現靠後,也極大影響基金的淨值表現。

若從整體分析,2021年華商基金中業績表現最好的是周海棟。

只是他管理的產品同樣存有問題,一方面是管理數量最多,另一方面是產品業績穩定性同樣不好,比如2021年實現小幅飄紅的華商盛世成長,該基金2020年全年淨值增長率不足40%,同類排名非常靠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