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采用新翼型的CR929风洞模型

  就在波音飞机频频出事的当下,中国大飞机却传来好消息。据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学研究院官网近日公布的消息,中俄联合研制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获得关键性进展,对两种翼型结构的模型进行了风洞实验,这意味着在一系列试验完成后CR929将进入原型机建造阶段。此前特朗普建议波音737MAX改名后出售,而现在美国还将如何行动?美媒大呼:波音地位不保。

  CR929是由商飞牵头研制的第三款客机,与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共同研发,此前分别为ARJ21和C919客机。通过这三款飞机可以看出商飞在每个机型上的进步都非常大,ARJ21是90座的支线飞机,而C919是和波音737MAX对标的双发窄体客机,为190座级干线中短程客机,到了CR929则是300座级的双发远程宽体客机,这样的研发跨度对于波音和空客来说也是不小的难度。

  

  图为CR929客机全尺寸舱段模型

  早在2018年的航展上,CR929就展示了等比例的机首舱段模型,从技术上看,其完全瞄准了当前国际市场上对顶尖的双发宽体客机技术。为何说两种机翼进行风洞试验是突破性进展呢?这是因为客机的升力基本上全靠机翼提供,如何提高飞机的升阻比还需要在机翼上下大工夫,减阻越大,意味着飞机越省油,也意味着客机的商业竞争力越强。CR929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半月形翼梢小翼,不仅能够减轻小翼的结构重量,相比传统机翼还能达到提高升力以及减少阻力的目的。

  据了解,CR929客机的最大航程可达1.2万公里,可以实现洲际点对点直飞,而目前有能力研发先进大型宽体客机的只有波音、空客和中国商飞,外加俄罗斯的伊留申设计局(苏联解体后改名为伊留申航空联合体股份公司),毕竟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研发了伊尔96大型4发宽体客机,俄罗斯在宽体客机的研发上依然有着深厚的功底。

  

  图为此前连续发生两起恶性坠机事故的波音737MAX客机

  C929客机有着广阔的市场,有数据表明,未来30年内,仅中俄两国的宽体客机需求量就达到1840架左右。而整个亚太地区的宽体客机需求量将超过2600架。随着波音公司的客机问题频发,乘客对波音公司的客机越来越不信任,除了两架737MAX客机因为质量问题坠毁外,近年来波音客机的发动机也频繁发生故障,仅仅737MAX事故之后,波音飞机因发动机故障报废的发动机就超过10台。如果考虑到这一点,CR929客机的潜在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

  

  图为C919客机

  近年来商飞在客机领域捷报不断,就拿此前研发的C919客机来说,全部六架原型机早已进入高强度试飞阶段,此前东航签署了5架C919客机的购机合同。而据公开资料显示,C919的订单和意向订单已经超过了800架,这对于一款全新研发的客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开门红,而这也为CR929客机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