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務院出臺今年結構性減稅力度最大政策 預計可爲製造業企業新增減稅800億元 來源:

製造業企業再迎政策利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提高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這項政策涉及30多萬戶企業,預計今年再爲企業新增減稅800億元。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1月1日起,將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於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

實施這項政策,預計可在去年減稅超過3600億元基礎上,今年再爲企業新增減稅800億元。這一制度性安排,是今年結構性減稅中力度最大的一項政策。

這是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支持企業創新的有關舉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季表示,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優”,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仍然需要發揮稅收在其中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上述政策凸顯了我國以創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覈算方式

國務院常務會議還確定,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覈算方式,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優惠,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由次年所得稅彙算清繳時扣除改爲當年10月份預繳時即可扣除,讓企業儘早受惠。同時,要研究對科技研發服務企業、“雙創”企業的稅收支持政策。

“對加計扣除實行當年抵扣,有利於盤活企業運營管理,減輕研發費用資金佔壓,更好調動企業技術研發投入的積極性。”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羣表示。

張依羣認爲,提高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總量看減稅額度不算大,但其對企業發展質量產生的作用卻是巨大的。可以將之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針對具體行業實行分類分檔式的加計扣除比例,更好實現稅收優惠政策與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高質量對接。

利好研發投入較高的製造業企業

加計扣除新政相當於給製造行業降稅,意味着企業大量的研發投入可多倍計入成本,其中研發費用越高的公司受益越顯著。

國家稅務總局一組數據可以說明:2020年,受益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支出預計同比增長13.1%。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33萬戶企業購進高技術設備和高技術服務金額同比增長15.8%。

據萬和證券測算,加計扣除新政預計提升製造業板塊利潤約4%。以SW機械設備板塊共421家上市企業爲樣本,2018年與2019年研發費用支出分別爲433億元與573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重爲3.85%與4.46%。加計扣除比例從75%上升至100%後,若均以15%所得稅率計算,板塊合計利潤將分別上升16.24億元與21.48億元,佔當期歸母淨利潤比重分別爲4.27%與4.49%,行業中研發投入高的企業受益更爲顯著。

民生證券分析師認爲,機械行業具備高研發投入特徵,受益於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帶來的政策紅利,工業機器人、機牀設備、光伏設備等研發佔比較高的細分板塊業績有望明顯提振。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隨着外需回暖以及一系列支持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政策出臺,將有力提振製造業投資。預計今年製造業投資將在去年低基數的基礎上出現較快增長,全年增速可達13.5%左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