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B站起訴《人生一串》原型燒烤店,索賠500萬真的合理?

作者|知產行業觀察   編輯|橙子 

B站和旗幟(上海)數字傳媒聯合出品的《人生一串》是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專題紀錄片。與《舌尖》不同,《人生一串》關注的是平民美食、市井百態、草根英雄,用紀錄片的手段展示真實,用電影的畫面呈現美食。

片中紀錄的長春燒烤店之一,錢鋒炭缸燒烤總店老闆郭萬強在拍攝完成後,於2017年在43類申請了“人生一串”商標,後2019年再次申請多個“人生一串”文字及圖形商標,並擴大商標註冊類別至16類、20類、25類等,共申請28個。

2019年4月郭萬強新開一家名爲“人生一串郭萬強吊爐燒烤店”的店鋪,“人生一串”四個字被廣泛用於店招、菜單等處。同時,該店還通過大衆點評網等線上平臺發佈廣告,自稱“人生一串住邦廣場店”“人生一串全國總店”“人生一串燒烤線下體驗店”,發展加盟。

B站及旗幟數碼得知此事,立馬惱火:幫你拍紀錄片了,還揩我的油?於2020年4月起訴郭萬強,並索賠500萬。3月24日下午,上海浦東法院公開審理此案,該案的直播有1000萬網友在線觀看。 

雖然《人生一串》是b站及旗幟的原創作品,且經過播出形成一定影響力。但兩家公司卻沒有及時註冊“人生一串”商標。

旗幟傳媒於2018年2月-8日在38類、41類等申請“人生一串”商標,商標均註冊成功;2019年8月19日在30類、32類等申請該商標。但這些商標申請失敗,當前爲無效狀態。

B站關聯公司上海寬娛則於2019年申請5月份開始申請“人生一串”“人生兩串”商標,共有25個,當前已註冊商標僅有10個。

這便引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郭萬強註冊“人生一串”商標,算是侵權該紀錄片出品方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商品名稱的行爲嗎?這也是昨日庭審中雙方爭議的焦點之一。

影視作品的影響力應該用什麼標準衡量呢?播放量角度,該紀錄片第一季在b站播放量爲8612萬,第二季播放量已有1億。豆瓣電影上,網友第一季給出9.0的高分,第二季給出8.7份。這些數字看,《人生一串》在網友心中是有口碑的。但這會是法院角度的“一定影響力”的評定標準之一麼?

從商標在先註冊、在先使用角度,郭萬強最早申請43類“人生一串”,該商標註冊時間比《人生一串》播出時間還要早了近一年。該紀錄片2018年6月20日起每週三20:00在bilibili播出。

但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對郭萬強的商標做了判斷。2020年9月份,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郭萬強2017年註冊 43類“人生一串”商標(申請號:22737756),以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系以不正當手段註冊爲由,對郭萬強所持有的“人生一串”商標作出無效宣告。

這個結果推斷,國知局可能認爲郭萬強申請該商標,有點不尊重原創的意思。郭萬強針對國知局的決定已提起行政訴訟,目前尚在審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b站對郭萬強的起訴緣由,重點落腳在郭萬強註冊商標、開設燒烤店等行爲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

若b站和旗幟數碼若能在《人生一串》開拍前註冊“人生一串”商標,燒烤店老闆郭萬強或許就沒機會註冊相關商標,雙方可能也不會有這次糾紛。即便郭萬強搶注,作爲原創作者的b站和旗幟數碼,同時持有在先註冊“人生一串”商標的話,雙方的爭議的判定也會簡單很多。

知產行業觀察此前多次就熱門影視《八佰》《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等對電影名稱的商標佈局做過報導,《人生一串》的案例再次表明商標提前佈局的重要性。

同時也警示我們,很多企業主、個體老闆等市場主體的商標意識已提升很多,且市場競爭意識也提升很多。若對自己的原創品牌、作品名稱等商標保護不力,便會給競爭者留下鑽空子的機會,給企業產品、品牌的發展埋下禍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