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直擊股東大會|平安高層最新回應華夏幸福債務處理:已有損失預估,後續將不再出錢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3月25日,中國平安召開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針對平安中小股東關心的華夏幸福債務處理進度問題,平安聯席CEO謝永林表示,“正積極協助化解風險、設計方案,以實現對華夏幸福的救助。”謝永林直言,“平安後續將不再出錢,但會不遺餘力支持華夏幸福債務處理方案設計和救助過程實施。”

對於平安壽險今年KPI考覈指標情況,平安聯席CEO陳心穎坦言,“今年下達的指標是實現新業務價值正增長,不會採取太激進的措施,平安更在乎把公司壽險渠道和產品改革做紮實。未來三年平安希望把百萬代理人團隊做強,實現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的‘三高’目標。”

高層回應華夏幸福債務處理:後續將不出錢

華夏幸福債務處理進度是中小股東關心的焦點之一。謝永林表示,“平安內部高度關注這一單投資,但目前考慮風險敞口及大概的損失預估,所以不會再出錢,但會用專業經驗、人力資源等不遺餘力地去支持華夏幸福債務處理方案的設計和救助過程的實施。”謝永林表示。

在去年平安2020年業績發佈會上,謝永林提及投資華夏幸福的原因時曾表示,“投資華夏幸福是看中其商業模式,與險資投資的秉性相符。但是近兩年來,華夏幸福面臨環京津冀的嚴格調控,直接影響了華夏幸福的回款;同時,今年疫情對華夏幸福影響也非常明顯;此外,華夏幸福的管理是粗放的,其擴張速度太快,因此導致華夏幸福陷入較大的經營困境。”

對於股東提出的未來平安投資方向和領域是否變化的問題,平安集團聯席CEO姚波回應,“險資投資期限較長,且平安整體資金量較大,我們希望能夠找到長久期資產以實現資產負債相對的匹配,但現實是目前的負債久期長而資產久期短。”

姚波表示,相對來說,目前的債券市場,長久期債券中類似於20、30多年的債券供應雖然有,但並不是很充足,所以其中還存在一定的久期差異,所以過去幾年,平安着力在縮短資產和負債久期之間的匹配缺口。”

談及2021年投資策略,姚波表示,“從整個債權市場來看,隨着疫情和宏觀經濟好轉,利率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2021年平安將會加大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在權益方面,A股和港股今年雖然會有波動,但仍存在機會,平安也將抓住市場機會擇時實施波段操作。”

平安集團相關高層坦言,“平安過去更多傾向於投資長期穩健、有穩定高分紅的股票,但是未來,除了繼續尋找好的低估值、高分紅標的,也將同時兼顧新興、科技行業諸多優秀公司,加大在這些領域投入研究力度。”

未來三年着力打造代理人“三高”隊伍

近兩年,平安壽險班子調整頻率較高,當被問及壽險人事調整是否已經結束時,平安聯席CEO陳心穎表示,“平安集團下有36家一級公司,總共400多位高管,去年流動率不超過15%,壽險班子還是比較穩定。”

“整個平安壽險改革非常關鍵,這是我們成立25年,第三次最大、最廣、最深、最複雜的改革,但是這也會奠定我們接下來10年以上穩健發展的基礎。”陳心穎坦言,2021年,KPI考覈方面不會下達非常激進的指標,“因爲一旦下達很激進的指標,員工就會走捷徑,走捷徑最容易提升業績,但又會回到大進大出的粗放發展模式。所以今年下達的指標是實現新業務價值正增長,平安更在乎把壽險渠道和產品改革做好、做紮實。”

“過去壽險行業發展的一大問題在於大進大出的粗放式發展,平安接下來三年的目標是要提高百萬代理人質量,一定要達到高質量、高產能、高收入的目標,把代理人團隊做強,我們更在乎可持續的長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東大會現場,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被問及是否有退休計劃、是否擬定好接班人問題,馬明哲回應,“是否退休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首先股東大會上的股東是否繼續投票讓其擔任董事長;其次,他本人是否能夠繼續爲平安創造新的價值;最後,平安目前接班人團隊也非常強大,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很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