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後,隨着A股調整,多數權益類基金淨值紛紛回撤,基金投資市場迅速降溫。同時,多數權益類、混合類銀行理財產品也出現淨值下跌,只有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保持住了穩健的特色。

在一片“哀鴻”中,記者發現,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類產品卻表現得格外亮眼。多年處於淨值面值之下的QDII基金終於翻紅,更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外資銀行的QDII理財產品收益亦“悶聲”上漲。

外資行QDII理財收益多數上揚

記者從中國理財網上查詢發現,近幾個月,市場上QDII類理財產品整體表現良好,淨值持續處於上漲態勢。

以渣打銀行(中國)代客境外理財計劃“DWS投資全球神農基金”爲例,該產品的風險等級爲四級(中高),投資類型爲混合類。自2020年5月12日募集以來,該產品淨值由133.15增長至172.99,尤其是在今年2月中旬後,迎來淨值上漲。

細看這款產品的投資資產類別,股票佔比竟然達98.5%,現金及其它資產佔比僅在1.5%左右,投資的領域集中於肥料、農業設備和機械等農業產業鏈主題。

再如,花旗銀行(中國)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安聯環球投資基金美元系列—安聯多元”主題基金,投資性質屬於權益性,風險等級三級。自2019年8月募集以來,淨值由103.31上漲至160.05。雖然從今年2月中旬後有小幅回撤,但其近半年來的淨值漲幅在15%左右。

總體看,外資行代客境外理財類產品的風險等級多爲三級以上,屬於中高風險型產品,產品類型爲混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在境外資產的配置上,投資資產多掛鉤境外公募基金,例如摩根、貝萊德、施羅德等環球基金系列,佈局股票、債券、商品等各類工具,進行全球投資。

圖片來源:中國理財網

那麼,爲何近幾個月來,外資行的QDII理財產品淨值走勢處於躍升狀態呢?

對此,一家外資行的投資業務人士表示,從投資範圍看,這些取得大漲的QDII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多爲原油、美股及大宗商品產品。今年春節後,A股高位回落,但外圍市場除了科技股之外,其實走得“還不錯”,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場對未來經濟復甦及通脹預期也進一步增強。

在渣打中國投資產品及投資顧問總監閔成看來,近兩個月,海外市場投資收益提高來源於多個方面。

“受惠於大宗商品的上漲,經濟復甦的預期和通脹率持續反彈,能源板塊表現優異;另外,由於疫苗的研發進展積極,加上經濟增長持續改善和通脹預期反彈,推動價值股跑贏大盤及成長股,因此,美國股市中佈局金融、健康護理、工業價值板塊的基金表現優異。” 閔成表示。

中資機構亦新增QDII額度

由於外資銀行對境外市場的投資具有天然優勢,代客境外投資也因此成爲其特色業務。在QDII額度方面,外資銀行分配的額度較多。

外匯局最新公佈的《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顯示,截至2021年1月13日,銀行類機構共獲得QDII累計額度達163.70億美元,其中,外商獨資銀行和分行的16家外資銀行獲得總計119.3億美元的額度,佔比達到72.88%。

在新增額度方面,相比去年11月末,銀行類機構新增4.2億美元額度。外資銀行中,花旗銀行(中國)新增1億美元QDII額度、恒生銀行(中國)新增0.2億美元QDII額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這一批新增額度中,中資理財子公司也獲得了新的QDII額度。其中,寧銀理財、招銀理財、光大理財各新增1億美元的QDII額度。寧銀理財此次爲首次獲批QDII額度。

隨着國內投資者對全球資產配置需求的增加,中資類金融機構亦開始發力代客境外投資業務。例如,中銀理財推出了“穩匯固收增強QDII(美元封閉式)”、招銀理財推出了“招睿海外QDII固定收益理財計劃”。不過,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推出的境外代客理財的產品並不多。

數據來源:外匯局官網

如何選擇QDII產品?

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QDII產品,投資者來該如何選擇?

中銀理財的投資觀點認爲,投資者可以先對其投資範圍進行了解。對於看好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投資者,可投資於中國概念類的QDII產品,這樣更全面地分享中國企業長期發展的紅利;而對於那些希望全面參與國際化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投資全球重點市場類QDII,可廣泛地投資於衆多優質的資本市場。

閔成認爲,投資者在選擇QDII 產品時,首先要識別風險,包括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不同貨幣的匯率風險,以及不同資產類別的風險。

“目前,我們看到國內投資者比較偏好較爲熟悉的中概股,以及以中資企業海外發行的債券作爲投資標的的產品,另外還比較喜歡有固定派息的產品。如果投資者對特定行業或特定市場有投資經驗或研究,也可以選擇這方面的相關投資。” 閔成表示,隨着全球市場波動的加大,建議投資者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