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乒乓球預賽已經來到團體賽階段,爲了保護特殊打法,國乒規定每支隊伍必須包含至少一名特殊打法的選手。值得一提的是,許昕所在的上海隊迎來了與東道主四川隊的較量。

從整體實力上看,上海隊更勝一籌,擁有兩名直拍大將,一個是許昕,另一個是趙子豪,還有一個橫拍打法的尚坤。

從比賽結果看,許昕首盤2-3爆冷輸給許銳鋒,場上的無謂失誤非常多,尤其是正手進攻出現太多拉漏的情況。而趙子豪的發揮一如既往的穩定,繼雙打和單打無緣正賽後,團體賽0-3不敵四川隊的朱霖峯。好在許昕在第四盤贏了對方的直拍小將嚴升,多少挽回了一些顏面。而尚坤成爲上海隊的大功臣,獨得2分爲球隊獲勝立下汗馬功勞。

事實上,本次全運會預賽,有很多直拍名將都沒有打出來,甚至沒有獲得參加正賽的資格。像是鄭培峯、趙子豪均在資格賽階段慘遭淘汰。直拍選手一個又一個倒下,成爲本次全運會資格賽的一道風景線。

直拍選手到底怎麼了?當年那可是國乒叱吒乒壇的主流打法,昔有莊則棟、李富榮、郗恩庭、郭躍華、江嘉良等老前輩,爲國乒贏得一個又一個的榮譽,而劉國樑更是將傳統直拍正膠打法發揮到極致,成爲中國男乒第一個獲得大滿貫成就的優秀運動員。

再後來,馬琳、王皓改用雙面反膠且反手傳承了直拍橫打技術,想當年,二王一馬統治乒壇十餘載,而且有兩個直拍選手,何等的威風凜凜。馬琳獲得4個世界盃單打冠軍,北京奧運會男單冠軍得主,距離大滿貫缺一個世錦賽單打冠軍,王皓差一個奧運單打冠軍也成爲大滿貫。

到了如今,直拍呈現沒落之勢,反手雖然有了橫打技術可以跟橫拍比劃兩下,但由於握拍的原因反手的短板還是沒徹底解決。更爲關鍵的是,現在的直拍雖然稱之爲直拍,實際上打法體系已經淪爲橫拍打法,從視覺呈現來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左來左打,右來右打。直拍的變化和靈動幾乎看不到了。

在第六人看來,隨着國際乒聯對乒乓球的不斷改革,直拍的生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現在的乒乓球早已進入到了上旋球時代,發完球很快就會被各種擰拉、挑打技術形成相持,而橫拍選手的臺內球擰拉技術直接把直拍的臺內球優勢化爲灰燼,倒逼着直拍選手跟橫拍打相持,局面頗爲被動。說實話,現在的直拍要是沒兩下對拉技術,真的沒法混。

許昕身高臂長,中遠臺的弧圈球技術不輸橫拍選手,但是別忘了已經30多歲的人了,跑動能力不及巔峯那會,只能考慮從器材上下下功夫,這次全運會資格賽,細心的球迷看到許昕更換了底板,據他本人介紹,他並沒有徹底更換,而是想嚐嚐鮮,新的底板增加了碳素含量,因爲他感覺之前的許昕藍標底勁不太夠。換言之,許昕以前可以仰仗年輕的優勢來跟對方周旋,現在有些力不從心了,縱使換了底板也不太管用。

許昕新底板

許昕之前的底板

作爲直拍打法的領軍人物,許昕到了這把年紀還在苦苦支撐,但內心頗感無奈。一是,這種打法的選手尤其是天賦高的人越來越少,二是,這種打法的成績越來越不理想,三是,明知道漏洞在哪裏,但是不好補。四是,直拍選手在普遍擔憂兩個問題,直拍到底該怎麼打纔行?老是不出成績還有明天嗎?

以前有個說法是:馬琳之後再無馬琳,現在換個說法:許昕之後還有許昕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