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汽車公社

作者:崔力文

新勢力最慘的2019年,未來汽車日報的一篇《那些離開蔚來的年輕人》火出圈。文中,那些曾經對於這家車企充滿熱愛的年輕人,被迫選擇離開。而最近一段時間,位於上海的幾家新能源車企,已經開啓了新一輪的搶人大戰。電子架構工程師、自動駕駛工程師、智能座艙工程師等方面的人才大受追捧。  

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如潮水般猛烈,不知不覺之中,此刻身處頭部的幾家新勢力造車,重新開啓了新一輪的“搶人大戰”。

文章開篇,先把時間軸拉回至那個極度黯淡的2019年,負面事件頻出、融資不斷告吹、資金鍊即將斷裂、公司運營告急、市場大盤萎靡,可以說,對於上述提到的車企而言,已然到了關乎生死存亡的時刻。

賽麟、博郡、拜騰,這些曾經有過短暫高光時刻的品牌,轟然倒塌在風暴眼中,蔚來、小鵬、理想,雖然處境稍好,但是爲了生存,能做的也只有被迫縮緊銀根。裁員、組織架構調整、人才流失,一時間不斷髮生。

“整個新勢力中,都蔓延着一種人心惶惶的感覺,很多員工都看不到未來,也不知道下一站究竟在哪。”

類似的恐慌,不僅僅侷限於底層。對於那些曾經爲了更豐厚待遇也好,爲了自身的野心也罷,選擇加入新勢力的傳統車企高管,也在紛紛選擇“逃離”。向東平、蔡建軍、陸斌、谷峯,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一篇名爲《那些離開蔚來的年輕人》的文章徹底火出了圈。文中,那些曾經對於這家車企充滿熱愛,對於李斌個人十分崇拜的追隨者,放棄了心中的長久以來的堅守,最終被現實所教育,選擇離開。

殊不知,剛剛過去的2020,隨着整個大盤迅速地止跌、復甦,手握充沛現金的投資人重新襲來,熬過至暗時刻的新造車,重新迎來的曙光。而之前,那些離開新勢力的年輕人,又回來了,後者也迅速變成了各個公司中的“香餑餑”。

一場新造車間關乎“人才”的戰爭,徐徐拉開了帷幕……

1

傳統車企高管“迴流”新勢力

北京時間3月17日,在經歷賈躍亭破產重組,得以擺脫債務問題後,欲借殼完成在美上市,並重新迴歸國內市場的“老牌”新勢力車企法拉第未來(下文簡稱:FF)宣佈:陳雪峯先生正式加盟。

後者將出任FF中國區CEO,並向FF全球CEO畢福康直接彙報。同時,陳雪峯先生將全面負責包括相關項目落地、生產策略、本地化產品開發以及用戶生態構建等全部FF中國區相關業務。而陳雪峯,也將成爲FF全球合夥人。

對此,FF全球CEO畢福康博士表示:“陳雪峯先生的加盟,是FF中美雙主場戰略全面加速的重要人事任命,相信他在豪華車品牌全面的管理運營經驗會加快FF中國相關業務的落地,對FF全球戰略發展是重大利好。”

而從陳雪峯的履歷來看,無論先後任職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福特亞太設計中心、奇瑞捷豹路虎,相同的是,公司背景均爲傳統合資品牌。而放棄現有職位,選擇加入FF,這家很長一段時間內,飽受爭議並揹負罵名的公司,的確需要勇氣與決心。

能夠肯定的是,亦如陳雪峯的選擇,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變爲整個行業趨勢的一種縮影。與2019年逃離恰好相反的是,2021年,傳統車企高管正在不斷“迴流”新勢力。

至於原因並不難理解,權力、資源、行業地位、待遇上的提升,缺一不可。拆解來看,傳統車企中的很多高管,或是由於資歷尚淺以及某些外部因素,往往更容易就陷入到職業生涯的瓶頸期中。

相比之下,加入新造車後,隨着職位的迅速提升,手中握有的權力也在翻倍增加。並且,因爲準確踏入了智能電動車這條賽道,作爲公司高管,接受到的行業資源、社會資源,必然會多於傳統合資車企。

而待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薪酬,多於之前的任何一個職位,也是必然的事情。後續,如果公司能夠上市,身價也會隨之暴漲。

並且,從蔚來、小鵬、理想紛紛走高的股價與市值來看,新造車位於資本市場中的處境,已經要比很多傳統汽車巨頭“喫香”。終端之中,銷量的攀升與用戶的認可,也在不斷提升各家車企的行業地位。種種跡象意在證明,新勢力造車重新煥發了對於傳統車企高管的吸引力。

只不過,需要提前知曉的是,“過往經驗告訴我們,通常情況下,高收入都是與高風險所共存,想要掌握權力,就必須承擔造車失敗甚至身敗名裂的挑戰。”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李斌、李想、何小鵬帶領各自公司,走出ICU重症監護室後,暫時取得的風光時刻。但是如果熟知這條仍然殘酷的賽道,那麼一定不會忘記,還有亦如戴雷這樣的明星職業經理人,以及黃希鳴這樣的車圈老炮,帶着十足的信心入場,最終卻僅留下“一地雞毛”。

2

上海灘“硝煙瀰漫”

“最近一段時間,位於上海的幾家新能源車企,已經開啓了新一輪的搶人大戰,並且進入到白熱化階段。而主要需要的人才,都集中在電子架構工程師、自動駕駛工程師、智能座艙工程師等方面。”

上述一段回答,是詢問某新勢力車企HR招人情況時,得到的答覆。當下,不僅侷限於招攬有能力的高管人才,幾家手握充沛資金的車企,正在迅速擴充自身的底層研發、運營、銷售、服務團隊。

以理想汽車爲例,去年年末,其官方宣佈將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並致力於智能電動車技術的前沿開發,包括高電壓平臺及超快充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和下一代智能座艙科技。同時,還將具備全新車型完整的研發能力。

目前,上海研發中心的招聘工作已經啓動,研發中心規模將超過2,000人,最終選址極大可能就是衆多新勢力紛紛佈局的嘉定區。而在不久前的全員內部信中,公司創始人兼CEO李想,更是表達了他對於現階段智能汽車板塊人才競爭的一些思考,“傳統的工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的是智能組織。”

言外之意,傳統車企招攬人才的一些手段、做法,看似已經完全無法照搬到新能源賽道之中,新造車更爲需要的則是軟件智能化領域的有生力量。而一致的觀點,從蔚來發布的招聘需求中也能看出,其主要搶奪的人才,均集中在了自動駕駛板塊。

與此同時,早在去年10月,有消息稱,蔚來汽車目前正在規劃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計算芯片,不過該計劃尚處於早期,主要由蔚來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斌推動。

隨後,其官方回覆道:“蔚來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一直在持續投入。關於AD具體技術路線,研發硬軟件方面的相關細節,我們會在時機成熟時進行溝通,對於市場的傳言,我們無法一一予以回應。”

但是就在翻閱相關信息時,猛然間發現蔚來正在通過社招途徑招攬芯片製造人才,而這無疑是對其自研自動駕駛芯片,十分有力的“實錘”。而在幾天前發佈2020全年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回答股東提問時,也談到了類似的問題。

“從今年開始,小鵬的研發團隊和銷售和服務體系的人員,都會有非常快速的增長。我們預計到2021年底,研發人員數量大概會超過我們之前的一倍(截至目前爲1,500人)。同時,我們還會在我們的生態體系裏面也佈局大量的技術研發人員。”

因爲研發總部位於廣州的地緣優勢,小鵬在招攬相關人才過程中的難度,或許沒有身處上海的車企巨大。畢竟,除了蔚來、理想這些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勢力造車外,例如恒大、寶能般的“房地產造車”,也在用更加豐厚的條件搶奪相關人才。

此外,需要注意的還有剛剛完成“大象轉身”,接連推出獨立新能源品牌上汽R、智己汽車的上汽集團,爲了儘快步入正軌,其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電氣化架構、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也到了求賢若渴的地步。

最後,無法忽視的還有上述所有人,位於市場終端最大的競爭對手——特斯拉。2020年,這家美國車企位於中國所取得的產銷成績,以及所具有的龐大市場增量,已經令其掌門人馬斯克,深知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重要地位,所以需要更加緊密的“綁定”。

基於此,據其官方宣佈,目前已經開始位於國內招募設計總監,最終目的以便於在上海或北京開設一個“完整功能”的設計中心,設計更加迎合中國本土市場口味的產品。

而從截至目前所獲得的消息來看,除設計師、生產製造工程師外,與美國本土市場“去公關化”的做法截然不同,特斯拉正在迅速擴張位於國內的公關團隊規模。背後的深意無需多言,中國新能源市場不容有失。

“當今,汽車人才的流動,更多是流向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等技術前沿。”偶然間,翻閱微博時,突然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

結合此刻,身處上海灘各家車企,對於相關人才的競爭,是如此地激烈與白熱化,愈發能夠感受到:無論能否適應,一個新的時代,已然來臨。

組織架構層面的“破而後立”,擴張重心逐漸傾斜於智能化研發人員,往往能夠深刻反應出,一家車企位於新能源賽道究竟帶有多少決心。

而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以預見,這場得以重新啓動的“搶人大戰”,還會繼續硝煙瀰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