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0多艘貨輪在蘇伊士運河堵了5天,誰來承擔天價損失?

5天前,一艘比埃菲爾鐵塔還要長的巨型貨輪橫卡在了蘇伊士運河中央,這導致每天超過96億美元的貨物滯留在港口,且至今仍未有疏通跡象。根據航運業報紙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的統計,截至3月27日,仍有至少248艘貨輪擁堵在運河附近。

荷蘭國際集團ING國際貿易分析高級經濟學家孔寧斯(Joanna Koning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着延誤的持續,即便陷入擁堵的輪船決定改道好望角,除了會增加約15天的時間和30萬美元的燃料成本外,由於該備選航線的擁堵情況會加劇,船隊在最後到達港口的時間上也不會獲得太多好處。

據美媒估計,如果連接亞歐航線的蘇伊士運河不能很快重新開放通航,貨物交付延誤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製造商將無法收到流水線所需的零件,零售商也無法及時收到等着擺上貨架的春季商品。同時,那些給貨輪安排了下一趟運輸任務的船主,也不得不面對堵塞的港口而“望洋興嘆”。

面對昂貴的延誤交付的賠付等鉅額損失,誰該來承擔責任?據美媒稱,這將是一場推諉責任的大戲:卡在運河中的“Ever Given”號和其他船隻上的貨物的所有者將向各自的保險公司尋求賠償,這些保險公司會向“Ever Given”的船東提出索賠,而該船船東則會向它的保險公司尋求保護。

由於“Ever Given”號是國際保賠協會集團(P&I Club)的一員,其日本船東Shoei Kisen Kaisha可能可以從該協會獲得總計31億美元的責任保險。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足以彌補堵在運河內200多艘船舶的損失。

31億美元責任保險誰來掏?

根據P&I Club的網站介紹,該集團由13家成員協會組成,爲全球約90%的遠洋運輸噸位提供責任保險,會共同分攤1000萬美元以上案件的索賠。根據保險經紀和風險顧問Marsh的說法,像“Ever Given”號這樣的大額海事索賠是有先例的。在2012年歌詩達協和號遊輪觸角傾覆事件中,P&I Club爲處理清污、殘骸打撈、人員傷亡和船殼險等共支出接近20億美元的賠款。

在3月26日的一份聲明中,P&I Club13家成員協會中的英國保賠協會表示,它已經爲“Ever Given”號船東投保,以應對“類似這樣的事故可能引發的某些索賠,包括例如對基礎設施造成的損害或障礙物的索賠”。該P&I Club首席執行官尼克·肖(Nick Shaw)稱,全球25家最大的再保險公司中,有超過20家支持Ever Given的承保範圍。但該組織表示,船舶本身以及貨物都是單獨投保的。

據美媒報道,“Ever Given”現額31億美元的責任保險中一部分是由P&I Club成員集體承擔的,最高可覆蓋1億美元的索賠。在此基礎上,再保險會將保額推高到31億美元。此外,還有10億美元可用於處理石油和污染事件。

“Ever Given”號成功脫淺後將會面臨一長串的索賠清算,比如打撈公司的賬單。倫敦航運律師事務所Wikborg Rein LLP的合夥人格里文森(Chris Grieveson)說,這筆費用可能將達到數千萬美元。

此外,安聯保險公司海事風險諮詢全球主管卡納(Rahul Khanna)表示,如果在疏通中必須拆掉“Ever Given”號上一些集裝箱減少作業難度,那麼損失會更大。“如果他們必須把集裝箱拆掉,那將是另一筆巨大開支,”他說,“屆時我們談論的金額會高達數百萬,數千萬,甚至可能是數億(美元)。”

推諉責任的遊戲

據業內人士稱,在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等主要航運港口,當船隻進入運河後,貨輪需要聘請運河方面的領航員上船,幫其開船通過運河。據報道,事發時“Ever Given”號上有兩名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領航員。但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的航行規則規定,如果發生任何事故,負責任的爲船主而非領航員。

如果運河方面沒有責任,損失該由哪一方來承擔?租用“Ever Given”號的一方表示,日本船東Shoei Kisen Kaisha應該爲所有損失負責。該日本船東承認了其一部分責任後,表示租船方仍需要與貨主進行交涉。

保險經紀Marsh負責北美海事保險業務的佩萊格里尼(Michael Pellegrini)則解釋稱,根據行業慣例,貨主需要自行購買保險以防範損害風險,而不是依賴船東爲其貨物提供保險。而且,標準的貨運保單保護的是貨物的損失或損壞,而不是延誤的費用。通常情況下,許多貨主會放棄額外的、昂貴的延誤保險。

但也有貨主“幸運地”投保了延誤險。專門經營海事延誤保險的Nordic Marine Insurance市場總監布蘭卡第(Claudio Blancardi)稱,有幾位客戶的船隻正在通向蘇伊士運河,雙方正在聯繫中。布蘭卡第說,到目前爲止,被扣留的保險貨物大多是煤炭、鋼鐵、大米和穀物等大宗商品,主要來自南亞和東亞,包括馬來西亞、中國和泰國。他稱,這是繼新冠危機造成的混亂之外的“又一隻黑天鵝”。

保險專業人士預計,許多貨主以及在運河排隊的船主都會尋求利用“Ever Given”的責任險。美國海事保險商行業協會主席米克盧斯(John Miklus)說:“會出現很多訴訟……我無法判斷這些訴訟是否會贏,但這與許多理賠情況沒什麼不同。你總會試圖從過錯方,也就是造成事故的那一方那裏獲得賠償。”

但也不是所有損失都可以用“Ever Given”號的責任險來填補。格里文森稱,現在繞行好望角的船隻將無法就所涉及的額外費用和時間向“Ever Given”號提出索賠,因爲這被認爲是一種“經濟損失”,通常無法追回,船東也往往不會爲其投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