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觀展

瓷器標本如同閃耀星辰,填補了瓷器史的夜空,反映了瓷器的諸多時代特徵。明代瓷器發展與明代的經濟發展、對外交流和社會制度密切相關。此次展出的137件套文物,從標本研究的角度,深度展現了明代瓷器的發展,以時間爲序列,呈現宣德五彩、成化鬥彩等具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的標本。以瓷鑑史,從這些吉光片羽中,找尋明代瓷器的閃耀之處。

明 宣德

·明 宣德·釉裏紅三魚紋高足杯

高8.8cm口徑9.9cm足徑4.5cm

此高足杯,撇口,深弧腹,高足外撇,通體施白釉。碗外壁以釉裏紅裝飾三條紅魚。內底青花雙圈欄內署青花楷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款。三魚紋是宣德時期釉裏紅中常見裝飾題材。由於胎質較薄器物中盛入液體時,感覺魚在杯中暢遊,頗有意趣。此種釉裏紅瓷器上的三魚紋系高溫銅紅釉的局部使用,其魚紋微微凸起,文獻稱之爲“釉裏紅寶燒”,與一般以銅紅彩描繪圖案紋飾的釉裏紅瓷器有所不同,後世多有仿製,但神韻均不及宣德時期。

·明 宣德·霽藍釉梨形壺

高10cm口徑5.6cm足徑4cm

此梨形壺缺蓋,直口,短頸,溜肩,垂鼓腹,高圈足,長曲流,曲柄。柄端有一小系,柄下端有如意型裝飾。壺內及底部圈足內施白釉,外壁施霽藍釉,足底書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圈款。藍釉瓷器的燒製技術在元代已經成熟,明代尤其是宣德時期的藍釉瓷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很突出,藍釉色澤深沉古樸,釉面不流不裂,濃淡均勻一致,由於呈色特別,這時期的藍釉也被稱爲“霽藍”或“祭藍”,在當時與白釉和紅釉瓷器並列被推爲宣德瓷器的“上品”。

·明 宣德·青花礬紅花卉紋高足杯

高9cm口徑11cm足徑4.5cm

此青花礬紅高足杯,撇口,深弧腹,高足外撇,內壁口沿以青花繪雙線斜格菱錦紋一週,上下各加飾兩道弦紋,內壁以礬紅繪纏枝花卉紋,碗心以青花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外繞鎖字錦圖案紋一週。外壁口沿處繪雙線編繩紋,內加飾礬紅點,外壁繪青花礬紅纏枝花卉紋,底足處繪一週帶狀卷草紋。礬紅呈棗紅色,青花豔麗略有暈散,伴有鐵鏽斑。礬紅作爲裝飾,在明代早期並不常見,這一時期多用釉裏紅。此高足杯用青花繪纏枝紋,用礬紅表現花卉。紅藍對比結合,比例協調,構圖得當。宣德時期的青花礬紅品種不多,此杯造型別致,觀之即讓人耳日一新。

·明 宣德·仿汝釉大碗

高9.6cm口徑21cm足徑8.7cm

此宣徳仿汝釉碗,撇口,深弧腹,圈足較高,釉質肥厚勻淨,釉色呈灰藍色,開細紋片,釉面橘皮紋較明顯。底部圈足內書“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六字楷書款。在明代,景德鎮窯仿燒宋代名窯瓷器始於永樂時期,仿汝釉只見有宣德時期的製品。此碗即是宣德仿汝之作,所用的胎土白中稍泛黃,有仿汝之意。明代仿宋官窯器一般只注重仿宋器的釉色而不太注重仿其造型,此碗除釉色接近宋汝窯器外,其造型和款識都是宣德官窯瓷器的樣貌。

明宣德 藍釉山子

長8.8cm

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碗

高7cm口徑18.5cm足徑7.5cm

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盤

高4cm口徑15cm足徑9cm

下期小編將繼續展示宣德年間的瓷器。器物造型渾厚、紋飾繁密、畫風古樸,濃麗明豔青花瓷或純淨雅緻顏色釉瓷,均堪稱難得一見的珍品。

吉光片羽——明代瓷器標本展

展覽時間:2021年2月12日開展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北京民俗博物館 東跨院展廳

主辦單位:北京民俗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