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觀展

瓷器標本如同閃耀星辰,填補了瓷器史的夜空,反映了瓷器的諸多時代特徵。明代瓷器發展與明代的經濟發展、對外交流和社會制度密切相關。此次展出的137件套文物,從標本研究的角度,深度展現了明代瓷器的發展,以時間爲序列,呈現宣德五彩、成化鬥彩等具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的標本。以瓷鑑史,從這些吉光片羽中,找尋明代瓷器的閃耀之處。

明 成化

·明 成化·白釉三足爐

高13.2cm口徑11.2cm

深弧壁,直口,微鼓腹,三足,弧形耳,耳內各有一長孔,仿青銅器式樣。口沿爲芒口,外壁口沿飾作弦紋兩道,內外施白軸。器形別緻高雅,釉色玉潤白淨,器底青花款殘存“成化”二字,全款應爲“成化年制雙圈款。

明 成化青花外庭院山水紋內龍紋碗

高7.6cm口徑17cm足徑6.8cm

明 成化青花折枝花果紋小罐

高7.5cm口徑5.5cm足徑5.5cm

明 成化

青花外草龍紋內十字金剛杵紋盤

高19cm足徑14cm

明 弘治

·明 弘治·黃地青花雲龍紋碗

高7cm口徑15cm足徑5cm

此碗直口,口下漸收,圈足。內壁素潔,外壁青花繪製雲龍紋,雙龍相對以雲朵相隔,龍眼圓睜,鬚髮上揚,鼻頭厚實如豬嘴,五爪鋒利。碗底施白釉,青花雙圈“大明弘治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青花髮色深沉而不悶。明弘治的黃地青花雲龍紋碗極爲少見,多爲黃地青花花果紋盤,故而此殘碗是較爲珍貴的研究標本。

·明 弘治·青花雲龍紋碗

高8cm口徑17.5cm足徑6.5cm

明 正德

·明 正德·青花黃綠彩雲龍紋碗

高6.2cm口徑15cm足徑4.7cm

此青花黃綠彩碗,碗口外撇,足牆較矮,碗外壁以青花爲地,繪雲龍紋。雲龍紋以墨線勾輪廓,填飾黃綠彩,與青花背景色相互映襯,如金龍穿梭於蒼天,頗有皇家氣勢。碗底於黃彩雙圈內書青花“正德年制”四字款。在成化鬥彩基礎上,正德時期的彩瓷又有了進一步發展,這時期的官窯瓷器多見各種彩瓷表現樣式除了單色釉上彩還有素三彩等諸多類型,這些諸色彩搭配裝飾樣式直接影響了明晚期五彩的大繁榮。這件青花作地,結合黃綠彩裝飾的龍紋碗,正是研究明代彩瓷發展過程的重要依據。

·明 正德·白釉十棱洗

高5.5cm口徑20cm足徑14.2cm

此白釉十梭洗,呈十瓣葵花式,敞口,平底,葵瓣內微凸起。器物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具有成化遺風。

器底書青花“正德年制”四字款。十棱洗是明代的傳統器型,永宣時期較爲流行,此件正德十棱洗在形制上較永宣時期發生了一定變化,口外撤角度更大,外壁不如永宣時期挺拔。明代時期落款多爲六字款,正德時期則多爲四字款,此器可謂正德時期單色釉的代表作。

下期小編將繼續展示明代的瓷器。器物造型渾厚、紋飾繁密、畫風古樸,濃麗明豔青花瓷或純淨雅緻顏色釉瓷,均堪稱難得一見的珍品。

吉光片羽——明代瓷器標本展

展覽時間:2021年2月12日開展

展覽地點:北京市朝陽門外大街141號 北京民俗博物館 東跨院展廳

主辦單位:北京民俗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