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汽車芯片短缺超預期:全球汽車行業再現停工潮

作者:左茂軒

今年上半年是整個行業半導體最爲短缺的一段時間,將有越來越多車企受到影響。

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對汽車生產造成的衝擊愈演愈烈。

3月26日,蔚來汽車表示,由於芯片短缺,蔚來將臨時停產5個工作日。蔚來第一季度的交付量將因此受到影響。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進入3月以來,沃爾沃、通用、福特、豐田、本田、日產等跨國車企陸續表示,因半導體的供應緊張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計劃。

“在去年底大衆受到影響之後,大家就已經在調動資源,來保證生產。但是,供應緊張的問題短期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大部分車企都受到了影響,或多或少做了一些調整。”3月29日,一位車企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表示,由於芯片短缺的問題是在去年12月左右集中暴露,儘管產業鏈上下游從那時候起已經做了很多事情想要去解決問題,但看到效果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部分芯片恢復正常供應的時間可能更長。也就是說,至少要等到下半年,纔可能會有所緩解。

缺“芯”潮蔓延全球

去年12月,德國車企大衆集團、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以及博世集團相繼發出預警,由於全球範圍內汽車芯片的短缺,可能會影響汽車生產。其中包括因市場復甦而帶來需求增長的中國市場。當時,一汽-大衆、上汽大衆的部分工廠和個別車型調整了生產計劃,降低生產班次或者短期內暫停生產。

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隨即引發全行業關注。隨後,多家車企和零部件企業表示,爲解決這一問題,與半導體廠商進行了緊密溝通,擴大產能來應對突然增加的供給需求。

不過,在當時,多家零部件公司就已經發出預警稱,考慮到半導體行業正常的交付時間,目前供應短缺的情況將在6-9個月的時間內改善。因此預計到2021年供應形勢依然嚴峻。

從事件進程來看,今年上半年將是整個行業半導體最爲短缺的一段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日本地震、美國寒潮以及半導體生產商瑞薩火災等一系列不確定性事件,加劇了汽車芯片的短缺,從而導致車企大面積停產,對生產造成影響。

3月17日,沃爾沃表示,在美國和中國(查爾斯頓、成都、大慶和路橋)的工廠將停產約兩週。

之後,豐田、日產、本田、通用等多家車企位於歐洲和北美的部分工廠也陸續宣佈暫停生產。

危機已經從跨國車企集團蔓延到造車新勢力。從規模上來看,蔚來的產銷規模與跨國車企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對於芯片的需求總量其實是要少於其他車企。

有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芯片供應的緊張要高於預期。

“其實,之前每年都會有一定程度芯片短缺或者是過剩的情況,因爲長週期產能的管理和預估一直是挑戰。而現在很多車企精益化生產,對產能管理或者是對庫存管理,二者其實一直存在矛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他認爲,由於去年疫情影響了大家的判斷,而中國汽車市場行情好於預期,這種矛盾也就更加明顯地顯現了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行業性的芯片短缺問題短時間內沒有得到解決,到第三季度前,將有越來越多車企受到影響。即使部分工廠已經減產,也很難避免不會再度出現供應緊張,芯片恢復正常供應仍然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芯片的短缺,無疑已經對車企的業績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

3月16日,大衆汽車集團CEO迪斯在集團年會上表示,今年前兩個月芯片短缺已導致大衆汽車在全球減產了10萬輛。

蔚來停產5天,也將使其一季度的交付量低於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汽車目前正處於上升的勢頭。2月份,蔚來共交付了5578輛新車,同比增長689%,環比下滑22.8%。其中,ES8交付1327輛,ES6交付2216輛,EC6交付2035輛。今年前兩月,蔚來累計交付量爲12803輛。

根據此前蔚來方面的預測,蔚來本來有可能在前三月首次實現單季度交付量超2萬輛。在今年沒有其他重要新車推出的情況下,當下的停產將給蔚來帶來較爲嚴重的危機。

從整個行業來看,儘管芯片短缺的影響有望在第三季度有所好轉,但持續的供應短缺,勢必會影響今年全球汽車行業的銷量。

供應鏈安全難題待解

隨着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汽車所需的芯片數量也在快速增長。

“現在很多的車輛,因爲輔助駕駛、智能網聯等功能,使得單車上需要芯片或者電子元件的數量比以前大幅增加,也是造成現在芯片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說,未來整個汽車行業對芯片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某汽車零部件公司高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事實上,從整個行業的發展來看,未來汽車的競爭核心將是電動化技術和科技實力。而芯片無疑是最爲關鍵的“卡脖子”技術。

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重視芯片短缺的問題。

今年以來,工信部更是多次針對汽車半導體供需問題展開專題研討會。3月24日,工信部再次針對汽車芯片供應問題召開研討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近期汽車芯片供應短缺既是全球共性問題,也反映出我國自主供給能力不足的深層次矛盾,要加強分析研判、認真研究解決。

“汽車芯片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車強國建設的關鍵基礎,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近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平,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辛國斌說。

着眼於當前供應問題,要加強各方協同聯動,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現有產能資源潛力,優化車型排產計劃,努力保障產業平穩健康運行。

同時,也要加緊長遠戰略佈局,統籌傳統車用芯片以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需求,強化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技術標準規範,提升測試驗證能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解決芯片供應緊張、推動國產芯片產業化等建議也出現在了多位汽車行業代表委員的提案議案中。這些建議,着眼於加大政策及資金的扶持、加快標準的制定和出臺、推動主機廠與芯片企業的融合等各方面。

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國內車載芯片企業起步較晚,但是汽車智能芯片和傳統芯片不同,AI芯片是場景、數據、算法驅動的,需要算法和硬件設計協同優化,本土芯片在未來擁有較大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