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富時羅素WGBI納入中國國債 外資流入或超萬億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北京時間3月30日,富時羅素髮布半年度國家分類評估結果。在此次評估中,富時羅素確認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世界國債指數(WGBI),權重爲5.25%,並在36個月內分階段納入,自今年10月29日開始生效。這意味着,中國債券市場已被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悉數納入。除WGBI外,其他兩個分別是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基於跟蹤該指數的約2.5萬億美元管理資金以及5.25%的納入權重計算,未來36個月,中國債市有望迎來逾130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

中國國債“入指”

分36個月進行

去年9月,富時羅素公佈其世界國債指數年度評估結果,宣佈中國國債將自2021年10月起正式被納入WGBI。

富時羅素表示,自2020年9月富時羅素債券國家分類結果公佈以來,富時羅素與中國相關部門和市場參與者密切合作,及時瞭解中國近來爲促進國際投資者更加便利地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簡化開戶流程、可選擇與第三方進行外匯交易,以及在有需要時將交易結算週期延長至超過T+3。此次確認中國國債納入WGBI,是基於在富時羅素諮詢委員會成員和其指數用戶肯定中國國債市場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中國國債的納入將分36個月逐步進行,以確保市場和投資者的有序過渡。

富時羅素CEO瓦卡斯·薩馬德表示,將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納入旗艦全球國債指數中,反映了富時羅素健全的指數治理流程以及與全球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其他主要市場參與者密切溝通交流的結果。

此外,在此次富時羅素髮布的半年度國家分類評估結果中,馬來西亞將被移出觀察名單並將保留其在WGBI中的成員資格,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國債市場將被加入富時新興市場國債指數(EMGBI)的觀察名單。

外資流入債市或超萬億

中國債券市場“集齊”三大國際主要債券指數,將吸引境外更多的被動資金以及主動資金流入中國債市。基於跟蹤該指數的約2.5萬億美元管理資金以及5.25%的納入權重計算,未來36個月,中國債市有望迎來逾1300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

德意志銀行環球市場部中國區總經理施稼晨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世界國債指數是富時羅素主要的指數產品,是國際政府債券指數的重要風向標。此次“入指”也意味着中國債券已經進入三大全球最主要債券指數,將在中長期爲中國債市吸引更多國際資金,這其中既包括追蹤國際指數的被動投資者,也包括其他類型投資者,促進債市開放多元化發展。此外,“入指”也爲外匯市場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提升市場廣度與深度,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國家外匯局近日公佈的《202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指出,去年,外國來華各類投資5206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81%。其中,來華證券投資增長73%,主要是金融市場開放穩步推進,中國債券逐步被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人民幣資產更受青睞,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境內債券快速增長。

德意志銀行預測,外資持有中國債券比例將上升,2021年海外資金流入預計達1.2萬億元。

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環球資本市場聯席總監張勁秋表示,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相繼推出了多項舉措爲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市提供便利,流動性日益提升,在市場波動中也體現出了穩定性。截至今年2月底,境外機構已經連續2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滙豐預計到2024年10月WGBI完成中國債券納入後,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國債的規模將從今年2月底的2.1萬億元增至約3.8萬億元,未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市的興趣還將不斷增加。

不過,外資持續增配中國資產的同時,也對我國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提出更高要求。國家外匯局在年初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中也明確,今年要重點防範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加強外匯形勢監測評估,密切關注疫情等外部衝擊影響,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堅持風險中性原則,打擊外匯投機行爲,加強市場預期管理和宏觀審慎管理,避免外匯市場無序波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