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布魯塞爾3月30日電 (記者任彥)“中國由於成功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其國內航空市場率先復甦,在去年底便恢復至2019年市場的99.5%左右。今年,中國將繼續引領全球航空業復甦。”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剋日前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朱尼亞克說,疫情襲來,全球航空運輸業受到沉重打擊,直至今日,行業形勢仍然令人擔憂,可以說舉步維艱。航空公司紛紛削減運營成本,爲生存而戰。各國政府通過多種方式支持航空公司繼續運營。2020年,政府部門總計向行業注入約1600億美元,使行業免於徹底崩潰。

  “相比之下,中國航空公司的運營情況明顯優於其西方或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同行。雖然2020年許多中國航空公司報虧,但損失不算太大。”朱尼亞克說,這主要是因爲中國成功地遏制了疫情,中國國內旅行限制得以解除,拉動需求復甦。中國航空公司對國內市場的依賴程度超過國際航線,因此能夠堅韌地抵禦外部危機,引領行業復甦。

  朱尼亞克多次到訪中國,中國航空業的飛速發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首先是中國速度,中國航空運輸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速度,特別是機場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建設速度,令人歎爲觀止。然後是中國活力,中國航空公司充滿活力,已運營多年的航空公司身上有這種活力,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也一個個朝氣蓬勃,讓中國航空業充滿生機。第三是發展趨勢,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和中產階層日益壯大,全球航空業重心正在加速向東轉移。中國航空業,無論是從數量、活力還是發展趨勢上,都令人欣喜。”

  國際航協預計,隨着許多國家和地區推進疫苗接種,2021年年中開始,全球航空業將開始復甦。“我們預計,航空公司在2022年初結束燒錢模式,屆時,行業的整體狀況應有所改善。”朱尼亞克說,“2022年政府仍會有很多防疫方面的考量,因此我們預計,2024年之前,全球客運量很難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此次疫情是否重塑了全球航空業的發展模式?對此問題,朱尼亞克表示,“我們必須瞭解,這次危機並非商業模式的內部弱點所致,而是完全來自外部的衝擊。病毒襲來,各國政府採取措施限制旅行,人們無法飛行。這並不代表航空公司自1970年代形成的商業模式特別脆弱,或者不適應當今的發展,它仍是全面且有效的。”

  “這種商業模式將以兩種類型的航空公司繼續發展,即低成本和全服務。”朱尼亞克進一步解釋道,由於疫情危機,至少短期和中期內,全球航空公司的數量將會減少,其中的一些將因疫情危機破產清算。在短期和中期,存活下來的航空公司,其運營規模也將減小,飛行網絡變小,服務的機場數量減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