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護衛艦支隊官兵傳承“勇猛頑強、敢打必勝”精神——

  做新時代的“海上猛虎”

  ■張子軒 周道先 解放軍報記者 劉亞迅

  仲春時節,風暖花香,遊人如織。

  此時,某軍港碼頭,海軍某護衛艦支隊泉州艦完成戰備巡邏任務,緩緩靠泊。艦橋上,官兵們整齊列隊,精神抖擻。年輕水兵的臉上,絲毫看不出此前戰風斗浪的疲勞。

  海上指揮員、該艦艦長田小康介紹,此次任務期間,泉州艦多次遭遇風浪,全艦官兵把惡劣海況當作練兵“磨刀石”,沉着應對,獲取一批極限條件下的裝備運用數據。

  “勇猛頑強、敢打必勝,這是前輩留給我們的紅色基因和精神財富。”田小康告訴記者,泉州艦前身是威名赫赫的“海上猛虎艇”,當年在與國民黨海軍交戰中,首創人民海軍近戰夜戰、小艇擊沉大艦的海戰記錄。

  戰爭硝煙散盡,但“勇猛頑強、敢打必勝”精神歷久彌新,成爲新時代“海上猛虎艇”傳人攻堅克難、敢於勝利的力量源泉。

  在“海上猛虎艇”榮譽室,記者見到了泉州艦導彈兵林逸凡。入伍之初,林逸凡本打算在部隊鍛鍊兩年就回家繼承家族企業。但服役期滿後,他卻選擇了繼續留隊。他說:“如果要給青春找個歸宿,我希望是這個充滿血性的英雄集體。”

  “海上猛虎”精神不僅屬於泉州艦,也屬於支隊全體官兵。近年來,該支隊堅持將黨史教育與戰備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海戰紀念日、授稱紀念日等時機,邀請老英雄到部隊講傳統、話使命。

  去年年底,戰鬥英雄楊進興回到老部隊作報告,給官兵們講述當年寫血書請戰的經歷,讓官兵們深受震撼。

  記者瞭解到,在該支隊,每年新學員、新戰士報到,第一站是參觀軍史長廊、榮譽室,第一首歌唱的是《海上猛虎之歌》,第一次活動是參加“甲板故事會”,大家在戰位上暢談理想信念,使“學英模、話傳統、當先鋒”形成自覺、融入言行。

  前輩的英雄事蹟激勵着一茬又一茬官兵。二級軍士長馬少利在英雄事蹟激勵下,先後在3型艦炮崗位歷練,從一名高射機槍手成長爲某型護衛艦艦炮專業的專家型士官。這些年,他帶出一批專業骨幹,編寫多部專業教材,在比武競賽中屢獲桂冠,被評爲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

  該支隊潮州艦航海長葉麗榮曾是猛虎艇的一名戰士,幾年前考上軍校。畢業分配時,他堅決要求回老部隊繼續服役。

  “我就是猛虎,王者當精武,海上拼刺刀,劈開波峯浪谷……”記者離開時,只聽軍港碼頭戰歌催徵,該支隊潮州艦、寧德艦官兵在甲板上整齊列隊,唱響《海上猛虎之歌》。

  

  本文刊於3月31日解放軍報01

  解放軍報微信發佈

  編輯:曾火倫 扶 滿 賀美華 向曉昕

  編審:任旭

  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