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米造車打通生態鏈 汽車電子產業前景廣闊

● 本報記者 金一丹 崔小粟

小米集團日前發佈公告稱,擬成立全資子公司開展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無獨有偶,百度、蘋果等互聯網科技巨頭近期也在造車領域動作頻頻。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智能汽車被視爲手機之後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科技公司進入汽車行業,主要在於分享產業價值鏈中佔比重越來越大的軟件部分。

拓寬生態版圖

據小米公告,小米集團董事會正式批准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爲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超650億元人民幣)。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雷軍在小米春季新品發佈會上表示,小米造車具備充足的資金以及技術支撐。

雷軍稱,小米如今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今年預計還會增加五千人,“我們有優秀的工程師團隊,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還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說實話,我們虧得起。”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小米集團現金餘額達到1080億元。“擁有這樣的現金儲備,如果我們不認真打一仗的話,真的有點愧對全球‘米粉’對小米的支持。”雷軍說。

小米造車早有籌劃。雷軍表示,從1月15日立項開始,過去的75天裏,密集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和溝通,與兩百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進行了深度交流,舉辦了四次管理層深度的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董事會,“經過了如此複雜的過程,今天終於迎來了一次小米歷史上最重大的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雷軍強調,小米造車是小米全資投入,小米經過反覆考慮,決定只有和小米的手機、生態鏈等產品全部打通,才能提供無所不在的智能汽車體驗。

“這一回,我決定親自帶隊,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願意壓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雷軍說。

巨頭扎堆造車

除了小米以外,阿里、百度、蘋果、華爲等科技巨頭也紛紛表示要造車。

2020年11月,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百億級“巨無霸”項目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正式啓動,宣佈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佈,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百度表示,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將面向乘用車市場。百度汽車公司將着眼於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科技基因、Apollo自動駕駛等方面發揮優勢。

此外,蘋果公司近期也被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佈首款電動車AppleCar,其原型車已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供應商預計,明年AppleCar的出貨量將初步釋放。

華爲的造車則有所不同。雖然傳言由來已久,但華爲官方多次明確否認。在華爲發佈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之後的一個月,華爲心聲社區發佈一則關於智能汽車部件管理決議,再次確認華爲不造車,並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併入消費者BG。不過,華爲在文件底部標明,“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爲3年”,留下了遐想空間。

“早在2016年,國內就掀起了互聯網巨頭試水汽車產業的浪潮,但更多扮演的是通過AI、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爲汽車產業賦能。而這一輪則有所不同,很多科技巨頭不再甘心充當配角,而是親自下場造車,這對汽車產業的格局將產生重要影響。”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鍾師表示,在汽車行業發展的“新四化”(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趨勢中,智能化和網聯化都與科技公司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科技公司進入汽車業,主要在於分享產業價值鏈中佔比重越來越大的軟件部分。”

目前,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智能汽車被認爲是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IDC預測,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金額從2020年至202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僅爲4.31%。

安信證券認爲,汽車電子產業將成爲繼家電、PC和手機之後又一次全產業鏈級別的大發展機遇。汽車電子產業進入新一輪技術革新週期,其滲透率及價值都將得到大幅提升,市場空間超萬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