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萬億大事件!深市主板與中小板4月6日正式合併!四大調整、七件規則同步實施!

時間終於定了,深交所的主板跟中小板,將在4月6日正式實施兩板合併!

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收盤,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數量爲468家,總市值達96614.14億元;中小板上市公司數量爲1004家,總市值達131489.53億元。兩板合併後,上市公司總數將達1472家,總市值達22.81萬億元,分別佔深市的61.41%和69.06%。

一圖看懂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要點

兩板合併在即

3月31日,深交所公告稱,日前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深交所發佈兩板合併業務通知及相關規則,明確合併實施後的相關安排,於4月6日正式實施兩板合併。

據瞭解,今年2月5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深交所啓動合併主板與中小板相關準備工作。在中國證監會統籌指導下,深交所與市場各方一道,按照“兩個統一、四個不變”的總體思路開展各項工作,組織整合相關業務規則和監管運行模式,推動完成相關指數及基金產品適應性調整,順利實施技術系統改造,平穩推進發行上市安排,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

深交所稱,在兩板合併業務規則整合過程中,對交易規則、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高送轉指引等7件規則進行了適應性修訂,並廢止《關於在部分保薦機構試行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的通知》等2件通知,主要涉及刪除中小板相關表述、統一高送轉定義、調整相關交易指標計算基準指數、取消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等。上述調整安排於4月6日兩板合併實施時生效。

深交所表示,兩板合併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完善市場功能、夯實市場基礎、提升市場活力和韌性、促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全局具有重要意義。深交所將抓實抓細改革落地各項工作,持續完善以主板、創業板爲主體的市場格局,發揮深市市場功能,更好服務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

7件規則進行適應性修訂

在兩板合併業務規則整合過程中,深交所對交易規則、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高送轉指引等7件規則進行了適應性修訂,並廢止《關於在部分保薦機構試行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的通知》等2件通知,主要涉及刪除中小板相關表述、統一高送轉定義、調整相關交易指標計算基準指數、取消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等。上述調整安排於4月6日兩板合併實施時生效。

根據修改《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通知,深交所對《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2020年12月修訂)》中涉及中小板的條款進行了修改:

一、將第4.5.5條第一款修改爲:“本所對風險警示股票、退市整理股票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主板風險警示股票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爲5%,退市整理股票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爲10%。創業板風險警示股票、退市整理股票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爲20%。”

第5.4.1條第三款修改爲:“主板A股股票、創業板股票、B股股票、封閉式基金的對應分類指數分別是本所編制的深證A股指數、創業板綜合指數、深證B股指數和深證基金指數。”

根據通知,深交所現發佈《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2021年3月修訂)》,自2021年4月6日起施行。

考慮到市場及會員業務技術準備情況,《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2021年3月修訂)》中此前暫未實施的部分內容繼續暫緩實施,具體實施時間由深交所另行通知。

高比例送轉股份修訂對照表:

證券代碼、指數、行情展示怎麼調整?

關於主板與中小板合併後證券代碼等問題如何變化,深交所也進一步明確。深交所提醒以下事項同樣在4月6日起施行:

第一,關於證券類別。原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證券類別變更爲“主板A股”,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保持不變。在原中小板申請上市的企業已提交的發行申請文件的“中小板”字樣視同爲“主板”。

第二,關於證券代碼區間。原中小板“002001-004999”證券代碼區間由主板使用,主板A股代碼區間調整爲“000001-004999”。深交所2019年1月11日發佈的《關於中小企業板啓用“003000-004999”證券代碼區間的通知》(深證會〔2019〕21號)廢止。

第三,關於指數調整。根據深交所與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2021年2月5日發佈的《關於調整中小板指等指數名稱的公告》的安排,原中小板指數、中小板綜合指數、中小板300指數等指數的名稱調整自合併正式實施日起生效。

據瞭解,中小板指數產品不多,2021年1月底,全市場只有5條指數有產品跟蹤,跟蹤基金產品12只。這些指數調整安排不會對指數編制方法作實質性變更,不會導致跟蹤相關指數的基金產品投資標的調整。

第四,關於行情展示。深交所表示,請各相關單位在技術系統的交易、行情展示等前端界面不再設置中小板股票專區,並按照2021年3月12日發佈的《關於做好兩板合併指數行情展示調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行情展示調整工作。

深市主板中小板合併,影響幾何

1、深交所主板跟中小板合併不意味着全市場註冊制很快實施。

目前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已取得較好效果,但試點的時間不長,相關制度安排尚未經理完整市場週期和監管閉環的檢驗,有些制度還需要不斷磨合和優化。因此在全市場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不能過於理想化,也不能急於求成。

此次合併,主要解決深市主板與中小板趨同問題,立足於釐清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構建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的多層次市場體系。

2、中小板併入主板後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功能不斷增強。

主板跟中小板合併後,發行上市條件、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等保持不變。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爲主體的市場格局,爲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深市主板重點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深交所還將採取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市場後改革、豐富產品體系、優化改進服務等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做優做強。

3、合併後恢復深市主板上市功能,不會導致市場擴容。

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的思路是,統一業務規則,統一運行監管模式,保持發行上市條件不變,投資者門檻不變,交易機制不變,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

合併後主板仍然實行覈准制,沒有降低上市門檻,也沒有新增上市通道,不會直接導致市場短期內加速擴容。

4、合併不會影響兩板塊估值。

兩板塊合併不會改變投資者門檻和交易機制,對投資者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習慣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基本面沒有明顯改變的情況下,股票之間的流動性和估值水平不會有大的變化。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深交所啓動合併主板與中小板是好事情,順應了市場發展規律。合併後,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爲主體的市場格局,爲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特徵的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融資服務,爲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不同類型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功能實際上在不斷增強,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董登新也表示,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不意味着全市場註冊制很快實施,兩者沒有必然聯繫,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循序漸進地推進。在全市場推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不能過於理想化,也不能急於求成。目前從總體看,註冊制在科創板、創業板的試點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但還需要進一步評估,之後再在全市場穩妥推進註冊制。兩板合併後深市主板仍然實行覈准制,既沒有降低上市門檻,也沒有新增上市通道,不會導致市場擴容。證監會也會把好市場“入口關”,協調好一二級市場的關係,科學把握投融資平衡,市場不用過於擔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