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4月開門紅,近百股收盤漲停!兩化合並旗下公司股價大漲,深交所重磅改革影響幾何?

來源:華夏時報網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帥可聰陳鋒北京報道

A股4月迎來開門紅。4月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近百股錄得漲停,創業板指漲超2%,重回2800點上方。因北向資金缺席,兩市全天成交量創下近5個月新低。

市場正聚焦兩大重磅改革事件。其一是中國中化與中國化工兩大集團的合併,受此消息影響,兩家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多數上漲。其二是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再進一步。

兩市成交量創近5個月新低

4月1日,A股三大指數小幅高開,隨後震盪上揚,收盤集體飄紅。滬指收盤漲0.71%,報3466.33點;深成指漲1.46%,報13979.69點;創業板指漲2.06%,3月8日以來首次站上2800點,報2815.41點。

28個申萬一級行業多數收漲,僅銀行、公用事業、採掘行業小幅收跌,鋼鐵、休閒服務、家用電器行業領漲,漲幅分別達3.54%、3.5%、2.14%。

熱門概念方面,醫療美容、3D攝像頭、盲盒經濟、汽車芯片、輔助生殖概念漲幅居前,海綿城市、油氣設服、醫廢處理、碳交易、天然氣概念跌幅居前。

從個股來看,兩市個股漲跌參半,上漲個股與下跌個股均略超2000只。漲停個股多達96只,跌停個股15只。

從資金方面看,市場呈現縮量反彈態勢,兩市全天成交量僅6576億元,較前一日縮減了約300億元,且創2020年10月末以來新低。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北向資金的缺席。

根據交易所日曆,清明節、復活節假期期間,港股自4月2日起休市,4月7日恢復正常交易。A股4月3日-4月5日休市,4月6日恢復正常交易。北向交易從4月1日起關閉,4月7日恢復交易,南向交易4月2日起關閉,4月7日恢復交易。

機構抱團股表現強勢

A股4月開門紅的背後,離不開機構抱團股的強勢反彈。

Wind茅指數1日收盤上漲了2.4%,表現遠超大盤。41只成分股絕大多數飄紅,僅晨光文具、招商銀行錄得微幅下跌。通策醫療領漲,漲幅7.88%,其次韋爾股份、愛爾眼科漲逾6%,中國中免漲超5%。

貴州茅臺收盤上漲1.77%,最新價報2044.5元,市值約2.57萬億。此外,五糧液漲近2%,瀘州老窖漲逾3%。

中芯國際收盤漲2.89%,最新市值約2386億元。該公司3月31日公佈的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合計274.7億元,同比增長24.8%;歸屬淨利潤43.3億元,同比增長141.5%。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關汽車、手機行業芯片短缺的消息引人注目。有報道稱,4月1日開始多家芯片產業鏈大廠上調產品價格,最高漲幅達20%。

4月1日,Wind芯片指數大漲近2.6%。全志科技、思瑞浦漲約11%,中穎電子、芯源股份漲超7%。士蘭微收盤漲停,最新市值約350億元,該公司董祕陳越評價稱,當前是芯片行業20年一遇的機會。

兩化合並旗下公司股價大漲

兩化合並事件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國務院國資委31日公告稱,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據瞭解,將新設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新公司,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整體劃入新公司。這意味着一家資產過萬億的巨無霸央企將誕生。

受該消息影響,截至4月1日收盤,兩化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多數上漲。A股方面,中化國際收盤漲停,魯西化工收漲逾2%,風神股份、安道麥、滄州大化早盤均一度大漲8%以上,但收盤漲幅均回落至不到1%。港股方面,中化化肥收漲5%,遠東宏信收漲近1%。

公開資料顯示,中化集團是領先的石油和化工產業綜合運營商、農業投入品和現代農業服務一體化運營企業,並在城市開發運營和非銀行金融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化集團資產總額達到5643億元。

中國化工集團是專業的化工公司,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橡膠輪胎、化工裝備和科研設計等業務板塊。中國化工2019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8439.62億元,營收4543.4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兩化都是在世界500強中100多位的公司,旗下涉及境內外上市公司總共接近20家。

業內人士認爲,此次聯合重組將更好地整合資源、發揮協同效應,打造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促進中國化學工業高質量發展。

深交所重磅改革影響幾何?

與此同時,另一大醞釀已久的合併事件也成爲市場焦點。

3月31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稱,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併4月6日正式實施。在兩板合併業務規則整合過程中,深交所對交易規則、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高送轉指引等7件規則進行了適應性修訂,並廢止《關於在部分保薦機構試行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的通知》等2件通知,主要涉及刪除中小板相關表述、統一高送轉定義、調整相關交易指標計算基準指數、取消持續督導專員制度等。

對於此次合併的背景和意義,深交所此前表示,中小板自設立起定位於主板內設的板塊,在主板制度框架下運行,經過16年的發展,中小板上市公司總體不斷發展壯大,在市值規模、業績表現、交易特徵等方面與主板趨同。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自然選擇,也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

根據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收盤,深市主板總市值爲9.6萬億元,而中小板總市值達13.1億元,兩板合併後總市值超過22萬億元。

合併完成後,深市主板定位於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做優做強,發行上市門檻保持不變;創業板主要服務於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

此次合併影響幾何?

深交所表示,本次合併對固定收益類、期貨期權類產品和深港通業務等基本沒有影響,涉及中小板的相關指數須進行適應性調整。根據《業務通知》和相關指數調整公告,本次合併僅須對相關指數全稱、簡稱和選樣空間描述作適當修訂,即刪除指數全稱和簡稱中的“板”字,並作個別適應性調整,相關指數選樣空間描述涉及的“中小板”變更爲“原中小板”。上述指數調整安排不會對指數編制方法作實質性變更,不會導致跟蹤相關指數的基金產品投資標的調整,有利於保持指數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確保基金產品平穩運作。

企業上市方面,根據相關規定,《業務通知》發佈後至合併實施完成前的過渡期內,企業發行上市維持現行安排。合併後,主板發行上市條件與原中小板一致,且保持不變,原中小板證券類別變更爲“主板A股”,對應證券代碼區間併入主板使用,發行審覈安排不變,在審企業無需重新申報材料,不會對企業發行上市產生實質影響。

投資者交易方面,本次合併僅變更原中小板公司證券類別,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保持不變,不會影響投資者交易方式和交易習慣。主板、中小板交易機制和投資者門檻一致,投資者羣體總體無差異,且合併不涉及交易機制和投資者門檻的改變,不會對投資者交易行爲產生實質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