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乒乓球资格赛已结束,但留给球迷朋友们的思考却远没有画上句号。

早在比赛开打前,全运会的竞赛规程就明确了要对特殊打法进行保护的政策,规定"参加女子团体决赛阶段比赛的每个队,至少要有一名直板打法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团体决赛阶段比赛的每个队,至少要有一名直板打法或削球打法的运动员"

一开始许多人觉得这个规定没有必要,但随后资格赛就出现了国家队的世界冠军主力梁靖昆输给削球选手的情况,由此可见一些年轻选手在对付特殊打法时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多加锤炼,看来刘国梁确实是有远见啊!

关注乒坛的朋友们都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乒联改革的加剧,21世纪的乒乓球打法已逐渐"大一统"到了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曾经叱咤风云的削球、直拍打法日渐衰败,而且形成了一个糟糕的"死循环":

因为特殊打法选手出不了好成绩,所以家长和教练就越来越倾向于让孩子们学习横拍,这就导致特殊打法更加后继无人,好苗子自然也越来越少,想出好成绩就更难了。

不过中国乒协和乒乓球队一直都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终对特殊打法进行保护,这次全运会资格赛也不例外。而就在男团比赛中,40岁国乒退役削球老将侯英超就大放异彩,3-0横扫了现役国乒主力梁靖昆,这也让大家对这个"老古董"打法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女队那边也出现了削球运动员爆冷战胜世界冠军的情况--湖南省队的朱思冰一战成名,将国家队名将陈幸同给拉下马。不过女乒的削球打法原本就比男乒稍多一些,所以本次全运会也没有做出特别的要求。

中国乒坛人才济济、而且又是举国体制,大家常年在一起训练,所以特殊打法很难出奇制胜,地位自然也会不断下滑。

但即便如此,外协会还有许多特殊打法的高手存在,而且时不时就能战胜我们,所以刘国梁和中国乒协自然也要格外照顾国内的同类型运动员,通过政策倾斜来保证他们不在"内耗"中绝迹,进而为其他队友担任陪练工作,这是很有远见的决定。

最后也在此期待乒坛能有更多的特殊打法高手出现,让竞争更加的丰富多彩:加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