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間,遠東股份發佈公告,3月1日至3月31日,公司收到子公司中標/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的確定金額合計爲20.15億元。

具體來看,包括國家和地方電網簽約、以及戰略客戶簽約兩種情況。前者方面,簽約單位包括遠東電纜有限公司和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兩個主體,簽約客戶則包括國家電網和地方電網公司,簽約產品均爲智能電網電纜,合同總價超過1.16億元。

同時,戰略客戶簽約則囊括了更多遠東系公司,涉及更多縣市的主體,合同總價合計接近19億元。其中合肥市和菏澤市兩地方的客戶或項目,涉及到遠東股份的智能電力電纜合同總價都達到了5000萬元。

遠東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爲智能纜網、智能電池、智慧機場龍頭/領軍企業。上述合同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但不影響公司業務獨立性。

超過20億元的簽約合同,對於遠東股份來說,是一個什麼“段位”呢?

環比來看,遠東股份子公司2月份簽約合同訂單合計約4.99億元,由此可見,公司簽約額環比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同比來看,在去年3月下旬,遠東股份(當時公司名爲智慧能源)曾發佈公告,當年1月15日至3月23日,公司收到子公司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的確定金額合計爲5.14億元,涉及產品包括智能電網電纜、智能工廠電纜、智能交通電纜、智能電力電纜等。此後公司有明確,3月24日至4月1日,公司收到子公司簽約千萬元以上合同訂單的確定金額合計爲2.66億元。由此可以推測,公司今年3月簽約合同金額較去年同期也出現了較大幅度提升。

遠東股份在今年3月份中標/簽約逾20億元合同,大概率與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迅速發展的產業背景不無關係。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方面曾預計“十四五”期間電網產業投資規模將超過6萬億元。在政策紅利下,智能電網必將開啓能源與互聯網有機結合的大門,智能電網布局也成爲了國家搶佔未來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戰略措施。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智能電網被市場認爲投資空間廣闊。

電力電纜是電網建設的上游品類。而在A股市場中,除了遠東股份,還包括漢纜股份、遠程電纜等公司也從事電力電纜業務,不過截至目前,其他公司並未披露在智能電力電網方面如此大規模的簽約訂單。

從更爲中觀的產業鏈條來看,電網的上游包括建設環節的設備企業和運營環節的發電企業,其中電力設備企業不僅有硬件設備,也包括軟件,系統集成等。中游是電網建設及運營。電網產業鏈下游是廣泛的終端用戶,電網企業提供輸送電服務,用戶向電網企業支付電費。倘若上游的電力電纜訂單量大增,那麼,產業鏈條其他A股公司會否也會陸續公告攬收大額訂單,值得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