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訪:氣候變化和荒漠化是蒙古國沙塵暴多發的“元兇”——訪蒙古國自然環境和旅遊部官員恩赫巴特

新華社記者阿斯鋼 蘇力雅

“蒙古國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在這裏與氣候有關的自然災害­——尤其是沙塵暴的發生率正呈上升之勢。”蒙古國自然環境和旅遊部氣候變化司司長恩赫巴特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如果我們將蒙古國的荒漠化分爲人爲因素和自然因素兩大類,那麼大多數荒漠化都與自然因素或氣候變化直接相關。”恩赫巴特說。

據這位官員介紹,在過去的80年中,蒙古國的平均氣溫上升約2.25攝氏度,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速度,更爲驚人的是蒙古國總土地面積的76.8%已經遭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在過去80年中,蒙古國的年降水量減少7%至8%,特別是春夏等暖季降水量減少幅度十分嚴重。

據官方數據,過去10年是該國過去80年中經歷的最熱的10年。這10年間乾旱、炎熱導致該國1244條大小河流、湖泊乾涸或斷流。極端乾旱現象在戈壁和東部地區尤其嚴重。

所有這些數據顯示,氣候變化對該國的影響之大。近年來,蒙古國因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發生率顯著增加。恩赫巴特說,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沙塵暴的肆虐。

蒙古國氣象專家表示,今年入春以來大風、沙塵暴天氣持續時間之長、強度之大必須引起警惕。

恩赫巴特強調,防治荒漠化,減少土地退化和沙塵暴發生頻率的最主要方法是通過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目前,蒙古國植被覆蓋率僅佔國土面積的7.9%。

他說,近年來,根據國家預算,蒙古國每年植樹面積爲3000公頃至5000公頃之間。其目標是在未來4年中將植被覆蓋率提高到8.6%。

據瞭解,2005年以來,蒙古國政府執行了一項名爲“綠牆”的國家計劃,以提高南部乾旱和戈壁沙漠地區植被覆蓋率並防治荒漠化。恩赫巴特告訴記者,蒙古國有興趣與國際社會,特別是與鄰國合作,學習治理荒漠化經驗並擴大防治荒漠化計劃。

“此外,我國一直在與中國有關組織就沙塵暴和荒漠化治理問題進行合作。例如,自2020年以來,兩國有關部委一直在舉行政策性磋商會議,以確定某些具體的合作方向。”恩赫巴特說。

蒙古國是世界上仍保留遊牧傳統的國家之一,其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大風、沙塵暴和暴風雪天氣頻繁。今年3月中旬,大風和沙塵暴襲擊該國全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