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4月2日午間消息,天數智芯近日正式發佈全自研雲端7納米芯片BI及產品卡,實現國產高性能GPGPU歷史上的突破。BI芯片及產品卡均以實體形式發佈,即將進入批量生產和商用交付。

會上天數智芯董事長蔡全根首先致辭。他表示:“雲計算、數據中心、5G建設等新基建產業正在加速發展,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的算力技術持續向雲端集中、向前沿端普及、向最終端下沉,各行業對高性能、高能效、高性價比算力的需求呈指數級提升。同時,當前的國內外形勢使得社會各界就自主可控的算力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形成了高度的共識。天數智芯的長遠目標是,踏踏實實的在國產自主高端算力芯片上迭代攀登並最終比肩國際領先廠商。這個目標不易實現,但我們不會尋求模仿式的捷徑和投機式的彎道超車。做GPGPU就像下圍棋,求乎上而得中,必須有這樣的志向,從源頭就向正確的方向砥礪前行。底層技術將永遠是角逐的主戰場,也是我們致力於領先世界的主方向。”

天數智芯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及高級副總裁鄭金山介紹了BI芯片及產品卡。作爲天數智芯推出的首款旗艦產品,BI是國內第一款全自研、真正基於通用GPU架構的GPGPU雲端高端訓練芯片,採用7納米制造工藝、2.5D CoWoS封裝,容納240億晶體管,支持FP32、FP/BF16、INT32/16/8等多精度數據混合訓練,集成32GB HBM2內存、存儲帶寬達1.2TB,單芯每秒可進行147萬億次FP16計算(147TFLOPS@FP16)。目前,BI產品實測數據基本符合設計規劃。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代表市產業主管部門講話。她說到,“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基礎要素之一,而芯片是AI算力的基礎。目前,在以GPGPU爲代表的通用AI芯片領域,中國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是上海人工智能重點攻關的關鍵技術。這款芯片的面世,標誌着國內GPU研發設計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有望打破該項技術由國外公司長期壟斷的局面。”

此次發佈的BI雲端訓練芯片具備高性能、通用性、靈活性,支持國內外主流GPGPU生態和多種主流深度學習框架,並通過標準化的軟硬件生態接口爲應用行業解決產品使用難、開發平臺遷移成本大等操作層面的實際痛點,幫助客戶在算力系統生命週期內不斷優化,持續提升計算能力、降低運營成本。

同時,針對國內應用環境,天數智芯攜手國內重要行業合作伙伴,從源頭對設計進行定義和本土優化,爲未來國內市場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天數智芯BI芯片及產品卡量產後能夠爲AI訓練和推理、認知型AI、高性能數據分析、基因組研究、金融預測分析等各種高負載工作提供算力支持,服務於教育、互聯網、金融、自動駕駛、醫療、安防等各相關行業。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所有中國科技人的夢想,”鄭金山說道,“很多來自行業內的有識之士,因爲想開發中國自己的GPGPU這個樸實卻具有極高難度的目標加入了天數智芯,從而使得天數匯聚起一支完整覆蓋了GPGPU產品前後端軟硬件的研發設計並深諳實現產品商業化閉環的團隊。BI芯片實現了多角度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在生態、算力、應用場景、標準化產品等多方面具備顯著的優勢。這是團隊協作的成果,也是夢想的力量。天數始終以技術實力爲基石,以客戶需求爲導向,全產品週期精準、高效、穩步推進,爲即將到來的產品規模化生產及投放市場做好紮實的準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十八大以來,我國的信息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在網信領域一些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已經達到可用並向好用、易用的方向發展,逐漸強大的網信領域的“中國體系”不斷發展壯大。但短板和痛點仍然存在,比如CPU、GPU這兩種信息系統中最複雜的電路芯片,越來越成爲整個產業鏈上必須突破的短板。有利的是,我們已經在短板上逐漸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人才和技術,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利用新基建機遇,迅速取長補短。天數智芯的BI芯片,一直堅持自主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目前已經擁有自己的技術體系和生態,性能也很好,得到了政府、衆多投資者和合作夥伴的大力支持。期待天數智芯能在行業逐步建立自己的標準,逐步發展壯大可以和國際級企業同臺競爭,給中國IT企業樹立一個自強、自立、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旗幟。爲建設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強國做出貢獻。”(張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