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H&M等國際服裝品牌被曝“喫中國飯、砸中國鍋”,在激起國人公憤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行業內的省思。有人直言,“我們是時尚最大的消費國、生產國,卻沒有什麼時尚話語權”。

高效的物流體系、充足的材料供應、熟練的技術工人……中國的服裝製造有着無可比擬的產業鏈優勢。不誇張地說,正是中國一萬多家規模以上服裝企業奠定了全球快消服裝品牌正常經營的堅實基礎。然而,服裝產業鏈也是一條“微笑曲線”——中國服裝產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處於曲線“底部”的加工費,而大部分利潤則被品牌和零售兩個渠道拿走。同時,頭部品牌還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服裝加工廠之間只能互相壓價。品牌體系的缺失是中國服裝產業最大的短板,限制了我們自己的產業優勢,還給了一些外國品牌藐視中國消費者的猖狂。

一個品牌能否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品牌能否成爲時尚風向標。無論是百年奢侈品牌,還是潮流運動新貴,共同的立身之本就是由設計、代言和故事所構成的時尚內涵。如果說,中國擁有的是先進的服裝製造鏈,那麼很多發達國家擁有的則是時尚製造鏈。或是以“皇室認證”包裝歷史,或是以“手工打造”標榜品質,或是以“聯名限量”創造噱頭,不一而足。在不斷生產時尚符號的同時,這些國家也將時尚定義權牢牢捏在自己手中,反哺西方服裝品牌銷售,也極大擠壓了本土品牌的宣傳優勢。

顯然,中國的服裝品牌也一度面臨這樣的困境,但如今,我們已經有機會建立自己的時尚話語權。從短期來看,一些國外品牌確實價高質次,暴斂品牌溢價的方式越來越不得人心,許多消費者開始重新認識“國貨”的質量。從長期看,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大大提升,在消費上不再盲目從衆、唯“洋”是舉,“漢服熱”悄然勃興,“故宮IP”備受追捧,“老國貨”東山再起。中國的服裝企業應當順勢而爲,讓更多人熱愛“中國設計”“中國製造”“中國材料”,形成一種與中國經濟實力匹配的文化輸出,打破歐美對於時尚定義的壟斷。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