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賜號”剛脫困又遇大麻煩,埃及擬索賠10億美元

運河堵塞情況3日有望解決,但堵塞事件的後續影響將持續數週乃至於數月。

“長賜號”(Ever Given)的蘇伊士噩夢還遠未結束。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Osama Rabie)日前表示,在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調查結束前,“長賜號”將被扣留,不得離開蘇伊士運河。此外,他還在另外一個場合透露,針對這一事件,運河管理局將主張超過10億美元的賠償金。

不過,不少航運界人士也指出,蘇伊士運河方面也有責任,在事故後有必要迅速採取行動,升級其基礎設施,在未來避免類似的事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趙軍表示,這次事故發生後,雖然埃及政府全力救助,但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他說,埃及有必要在此次事故後進行經驗總結,整體提高未來運河事故的防範和救援能力。

此外,運河管理局4月1日晚宣佈,自3月29日晚運河航行重啓至3月31日晚,共有194艘貨船相繼安全通過,4月1日又有87艘船隻平穩通過,運河內積壓船隻逐步疏散,運河堵塞情況3日有望解決。

不過航運界人士表示,堵塞事件的後續影響將持續數週乃至於數月。

10億美元天價求償

拉比耶指出:“這艘船(“長賜號”)在調查結束前將在大苦湖扣留。”大苦湖位於蘇伊士運河中段,水面寬廣,不會有堵塞的風險。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調查將涉及檢查船舶硬件設施、通訊系統及維護情況,收集貨輪在事故發生前後相關信息。此外,事故發生時船長的行動也將被納入調查範圍,以確定貨輪擱淺原因。此前,拉比耶認爲,大風沙塵天氣並非是導致貨輪擱淺的主要原因。調查從3月31日正式開始,將至少需要一週時間。

同時他還表示,運河管理局就“長賜號”貨船擱淺事故的一次性索賠金額將超過10億美元,以補償運河停運6天造成的損失和相關救援費用。

爲了將巨型集裝箱貨輪從河堤上移出,埃及動用了多國救援隊,現場有10艘拖輪和特殊的疏浚設備。在整個挖掘過程中,約有20000噸泥沙被挖出。

對於10億美元的具體算法,拉比耶表示,埃及方面爲救援“長賜號”付出極大努力,沒有對船體形成較大破壞,保障船上貨物安全。運河管理局目前還在計算救援工作的投入成本以及受損河堤的修復費用。

此前,據估計運河停運每天造成埃及損失的通行費達1400萬至1500萬美元,但在堵塞結束後,大量排隊的船隻仍選擇蘇伊士運河,繳費通行。

“漣漪效應”未完待續

對於賠償的責任,“長賜號”租賃方表示,公司只對運送的貨物負責,而保險公司會對此進行賠付,還表示此次事故是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根據合同,這種情況需要由船東日本正榮汽船承擔責任。

正榮汽船目前尚未表態是否認同該主張。不過,相關責任方遠遠不止這兩家。有專業人士指出,船東請救助公司讓“長賜號“脫離擱淺狀態,鉅額救助費是防止船體和貨物的共同損失發生的,因此會作爲共同海損,在船東和貨主之間分擔。這意味着貨主還要分攤數額相當龐大的費用。

而對於其他船隻,也並非是開出了蘇伊士運河就萬事大吉。由於堵塞造成的聚集效應,預計大量船隻會在短時間內抵達像鹿特丹、安特衛普等歐洲的重要港口,造成港口更加擁堵,進一步延長卸貨時間,產生堵船事件的“漣漪效應”。

對於此次堵塞事故,有航運業人士指出,蘇伊士運河也並非沒有責任,長期以來蘇伊士運河的專業設備和運行流程一直沒有與時俱進。

海上保險業資深人士湯森德(Peter Townsend)指出:“在過去的15年裏,船隻的體積成幾何級數增長”,但蘇伊士運河上援救船隻的能力卻沒有因此跟上。同時,還有航運界人士指出,蘇伊士運河對於大型船隻通過的管理不善,可以增加拖船協助船隻通行,或規定僅可在視線情況較好的白天通行。

同時,有多家媒體引述一些船長的話表示,蘇伊士運河的領航員(或稱引水員)在工作時責任心較差,或對在這一區間的安全行駛構成不利影響。他們呼籲運河管理當局需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

對於業界的呼聲,拉比耶在回應時表示:“當然,我們從這一事件中吸取了很多教訓。”

相關文章